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李大钊认为孔派学说“贵劳心者,贱劳力者”。对此,他在1920年提出“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靠人力创造出来的,并非由少数圣者贤人创造”,并重新定位知识分子与劳工的关系。李大钊的认识(     
A.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B.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C.标志着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D.反映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激化
2023-07-03更新 | 5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2023-06-13更新 | 152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了出来。战争的空前残酷,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战后的乱局,也让世人为之震惊,引起了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普遍怀疑。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光明的前途,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陈独秀在一战开始后不久就指出,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后,“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的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的压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巴黎和会分赃的残酷事实,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强烈的打击和失望中觉醒,为寻找挽救中国危亡的新途径去进行理智思考,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金鸣娟《试析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影响》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1927年1月至1933年2月,毛泽东在对农村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的情形》等重要调查文本。毛泽东的早期农村调查(     
A.贯彻了八七会议所确定的总方针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
C.有助于探索符合实际的革命道路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     
A.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B.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2023-05-26更新 | 60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6 . 如表是1919年5—6月陆征祥收电簿中各方反对巴黎和会签约来电(节选),这反映了(        
拍发者发电日期收电日期内容要点
留日学生总会5月4日5月7日青岛直接收回,坚持到底
上海南北议和代表5月6日5月8日勿予签字,以伸公道,而保存国际之地位
江苏省议会5月10日5月13日联合友邦,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签字
顺直省议会5月9日5月14日要求青岛直接交还
北京报界全体人员5月7日5月18日青岛若不能直接交还,万勿签字
A.学生活动影响了政府外交决策B.现代化传播工具扩大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力
C.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广泛传播D.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7 . 以下是不同的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姓名身份认识
傅斯年运动的领导者从五月四日以后,中国就算有了“社会”……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罗家伦运动的领导者五四精神一是学生牺牲的精神;二是社会裁制的精神;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
约翰·杜威运动的旁观者我们正目睹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而出生总是艰难的。
周策纵运动的研究者五四运动在社会政治方面上的另一个结果是,商人和城市工人的组织和活动得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事件教育中国人民,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
A.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B.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8 .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中论及:“倘然仍旧走欧、美、日本人的错路,前途遍地荆棘。”后又论及“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陈独秀的言论(     
A.表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B.体现国人对西方价值观的失望
C.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机已然成熟D.反映了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2023-04-27更新 | 35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共建党初期,其成员最初“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时工人党员仅占比19%。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这一变化表明中共(     
A.有意模糊阶级斗争界限B.转变了革命的斗争目标
C.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D.认识到广大群众的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