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大历史观,指的是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来认识和分析问题,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维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是这样一种大历史观。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定位和时代坐标,就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大历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从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探索史和人类社会文明史的长河中予以科学定位,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增强历史自信,继续书写新时代更加绚丽的华章。

——摘编自王树荫   王君《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定位》


上述材料以大历史观为指导,从四个维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任意一个维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选出维度,明确论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1-06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代表人物救国探索方案
林则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
洪秀全、洪仁玕等“地上天国”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师夷长技以自强”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民主共和”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社会主义”

——据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从表中任选两个救国探索方案,指出二者之间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3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代翻译活动呈现出官方对翻译活动的掌控力渐趋减弱、民间翻译力量不断壮大、译著内容由自然科学逐渐扩展至人文社会科学等特征。由此可知,近代翻译活动的嬗变(       
A.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B.根源于近代政治制度变革
C.推动了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D.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位近代学者就某次武汉之行回忆道:“最触目之点有二:其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若)布旗不备,以纸代之;其二,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一切权力属于党’……‘巩固革命联合战线’……此外有省党部、市党部、工会、学生会各编制标语。”这段回忆可用于研究(     
A.国民革命时期的宣传攻势B.武昌起义胜利的庆祝活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D.国共两党合作的民意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24—1927年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巨大的力量表现在(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2022-11-18更新 | 1553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都做出阐述;这期间,李达也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这表明当时(     
A.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转变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创造社会环境
C.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条件已经成熟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共认识到(     
A.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B.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C.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D.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2022-11-14更新 | 78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高中部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部分条款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     
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B.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D.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2022-11-13更新 | 603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A.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B.国民革命军和北伐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2022-11-09更新 | 3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历史易错题目定时训练(1.16)
10 . 1926年,这首借用儿歌《两只老虎》曲调重新填词的《国民革命歌》,唱遍了大江南北。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反映了国民革命的(       
A.背景B.目标C.作用D.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