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2 . 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三角联盟”的传统做法,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陈独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捍卫共产党的独立与纯洁性
C.巩固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D.顺利实施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2018-07-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80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