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影响到政治上,是要创造新的政治理想。”随后,他又撰文明确强调“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这主要表明当时(  )
A.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界共识B.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C.知识界深刻反思共和思想D.欧美政治体制被国人抛弃
2 .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2020-05-01更新 | 71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25年,全国学生联合总会发表通告,要求各地学联会号召民众积极发展力量,提出政治上的根本要求,推倒段祺瑞的北京政府,组织人民政府,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惩办国贼等。这表明
A.青年学生支持国民大革命B.知识分子领导了民主革命
C.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诉求D.民众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
4 .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   2005年4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日(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表示,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胡锦涛总书记说“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还有哪两次握手?分别形成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2)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3)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2019-12-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各项与五四运动相关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中体西用”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扶清灭洋”
6 .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7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评论旨在说明五四运动中
A.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B.政府善心大发释放被捕学生
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8 . 下列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
阶层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
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40%23%25%10%极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9 .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说:“资本家是虎,我们不能说,本国的虎比外国的虎不会食人;我们也不能说,只可抵抗外国的虎,不必扑杀本国的虎”。由此可知,他当时(     )
A.对资本家的本质认识较深刻B.正确分析了革命主要对象
C.对中国当时的国情认识不足D.认为反帝反封是根本目标
10 .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提出平均地权
③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