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在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

——中共三大

材料二   本党应经常不断地对工人及一般劳动民众解释,中国人民要全面战胜帝国主义,只有推翻统治阶级,才能建立新的革命政权。

——1928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议》

材料三   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四   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喘息的机会,使已经受伤的野兽养好创伤,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

——1949年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回答,为什么决定“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

(2)材料二所要推翻的“统治阶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推翻它?

(3)材料三指什么事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材料四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布的?

(5)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关系变化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国家统一问题,两党应该如何做?

2018-11-04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单元检测(学案)-2018版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历史(人民版必修1)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无产阶级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未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战,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

(3)据材料和史实,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4 .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历史悠久,位置优越,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1)读嘉兴城市发展示意图,描述嘉兴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并说明导致其变化的交通运输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1922年6月,中共组建有严密领导的工人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表明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人中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和影响,而且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激荡了无数国人精神与生活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毛泽东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3)结合“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红船精神”, 不忘立党初心的时代意义。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段,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二大宣言》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不同变化?
(2)能否根据材料二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放弃了材料一的主张?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7-12-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检测

6 .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下卷

请回答:

(1)据材料-,说明“民族革命”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这一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

(2)材料二表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并指出在此基础上孙中山进行的革命实践。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孙中山优秀品质。

2017-12-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必修三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
7 . 孙中山眼中的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
材料二: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续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预改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
材料三:……从速设立一大印刷机关,诚不可谓非急务矣。果能成事,其利如左:凡关于宣传吾党之宗旨、主义者,如书籍、杂志等类,可自由印刷,免受他人制肘。……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
问题:
(1)该信函的原文落款是“孙文,九年一月二十九日”,据此推测,该信函应写于哪一年?
(2)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有何影响?(不得照抄材料)
(3)依据材料二,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原因的理解。
(4)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写此函时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者们的政治理想是否相同,为什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10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卷
8 . 近一个世纪以来,时代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从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与革命”变为20世纪后半期的“和平与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历史充分体现了当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2)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虽然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发生,但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另一方面,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住。
依据材料分析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说明我国是如何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的。
2016-11-18更新 | 5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云南省昆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