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无数先行者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艰辛探索。但都未获成功。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启革命“新”途。

材料一   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但这一期内,思想界受的影响很少,其中最可纪念的,是制造局里头译出几部科学书。……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1.结合所学,以具体史实说明第二期中为改变“制度不足”进行的探索。
2.以下对材料一中先行者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双选)
A.体现了从个体到群体的觉醒
B.动员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C.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层层递进的探索过程
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材料二

3.观察上面三幅图片,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出现的哪些新气象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下表罗列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请将下图所示的地点与之匹配(填序号)。
重大历史事件
A1919年,首先在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1926年,国共合作后的国民革命军从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D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成立。
E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三

时间工人所占比例%农民所占比例%
1927年50.818.7
1928年10.976.6
1929年7
1930年5.5

——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5.根据材料三,1927-1930年中共党员出身有怎样的变化?折射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在何处?要求史论结合。
2024-06-1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这段时间是历史转型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556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之事召开紧急会议,决心以实力赞助学生
57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19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5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亦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于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常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放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的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展,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举措,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从“战争与文化重构”的视角,指出材料三中“这场革命”的国际背景及“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反映的实质任务。
2024-06-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的历史判断。这一历史判断的演变表明中国共产党(     

时间

概况

1921年

做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发挥对工人运动的技术指导功能

1922年

做革命联合战线中的“合作者”“监督者”

1923年

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袖”,共产党是在这个“领袖”领导下的“同盟者”
A.开辟了中用特色革命新道路B.放弃了民主革命领导权
C.顺应了民主革命发展的形势D.逐步确立了其奋斗目标
2024-06-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书记。农委制订《目前农运计划》,指导各地农民运动的开展,一个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迅猛开展起来。此时农民运动的开展(     
A.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C.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5 . 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丰义”等词条。这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盛行B.印刷出版业的兴盛
C.维新思想成为潮流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的学术界“谈良知者盈天下”,士人中出现了“凭虚见而忽躬行,甚至越绳墨自恣”的现象,由此引发了一些儒学家的强烈不满。他们在对宋明儒学的反省和批判中,积极致力于“儒学精神的重建”。例如顾宪成把关注国事、天下事放在首位,提出“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的口号,他还认为把孔孟之道说成“万世无弊”的绝对真理是错误的,任何思想在发展和传承中都会出现“失真”。他和其他东林学者力求把讲学与救世情结结合起来的学术努力,反映了晚明儒学发展的新动向。

——摘编自姜林祥苗润田《中国儒学史明清卷》

材料二   维新人士从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到对儒学经典的批判,将孔子与后世儒家割裂,挖空了传统儒学的内核。他们提出后世儒家失去了“孔子真精神”与“儒教真义”,继而提出“孔教复原”即恢复“孔子真精神”。康有为鼓吹孔教本来是完美无缺的,孔子的真精神被之后的历代儒家所抛弃。在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的理论宣称中,各个时期的儒家经典与儒家圣贤都受到了批判,孔子成了孤军奋战的“孤家寡人”。

——摘编自李博《试论近代儒学的危机与流变(1840~1919)》

材料三   五四运动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但并未完全摧毁李大钊对儒学价值观的肯定。学贯中西的他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自己对待儒学的独特观点,他既肯定和尊重儒学的“真理”,也对其中的“糟粕”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基于这些思考,他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儒学与西方学说相结合的主张,“期与东西文明之调和有所裨助,以尽对于世界文明二次之贡献”。

——摘编自姚文兴《论李大钊的儒学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三中学者对儒学态度反映出的时代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上述材料中“儒学精神的重建”“孔教复原”“东西文明调和”的内涵,并予以评价。
2024-06-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目录的选用】

下表所示分别为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与《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目录《节选》。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版)
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6课两次鸦片战争
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课辛亥革命
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赵
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课南京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6课人民解放战争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节选)(2019年版)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资变
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8 . 1922年12月31日,爱因斯坦来到了中国上海。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爱因斯坦对中国有了更深的认知。他认为中国不会就此沦为“歹人”的笼中之囚,最后中国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爱因斯坦在中国期间可能亲眼见到的是(     
A.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B.知识分子购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C.国民党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国民革命军击溃孙传芳的主力成功进占上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从兴中会、同盟会演变而来的国民党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的集合体,是隐秘的、封闭的、个人领导的“暴民”党,直到1924年后才发展为一个开放性、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影响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国民革命运动高涨北伐战争胜利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西方列强对中国革命的干涉破坏D.孙中山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
10 . 邓颖超在《五四运动的回忆》中提到,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反对包办婚姻”等口号。在当时男同学中的积极分子,受其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被大大的打破了,对女同学都很尊重的。该现象反映出(     
A.五四运动促进思想启蒙B.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转变
C.爱国主义得到广泛传播D.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