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的一份文件中指出,“将日帝和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这个口号也是不恰当的。在日帝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蒋军全部或者大部分有参加抗日的可能”。这一文件最早可能发布于(     
A.九一八事变后B.华北事变后C.西安事变后D.七七事变后
2023-09-0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向长城一线及华北地区不断侵略渗透。全国各阶层纷纷掀起抗日救亡热潮,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大敌当前,南京国民政府被迫开始考虑调整其对日政策,国共双方通过多种渠道开始进行秘密接触。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国共关系取得迅速好转。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等《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19371945年湖南、湖北征发壮丁(包括女兵与民夫)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
湖南19050522074521329621678016962320883618442110175654210
湖北758059504398279642806707588307869427279642668

——摘编自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关系迅速好转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37—1945年湖南和湖北征丁人数变化的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8-3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在20世纪80年代撰文指出:“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还是日本法西斯确实犯下的滔天罪行?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田中正明以未公开的《松井日记》和200人以上的“证词”为依据,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文。随着日本否认侵略,美化战争,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原日军中佐太田寿男所说:“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日本也发现了参与血洗南京的第十六师团中将师团长的阵中日记,其中叙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二   自此以后直到现在,在差不多十年时间中,证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又不断被发现,其中主要的有: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波茨坦分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其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包括当时留在南京的德国外交官、西门子洋行经理、英国记者、美国牧师目睹的日军暴行,共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马吉牧师避开日军耳目摄制的日军暴行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长达半个多小时,为迄今保存的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原始动态画面。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1)材料一出现的两类史料中哪一种更具有说服力?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史料有哪些类型?依据这些史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月,《东方杂志》“新年特号”刊载了畅谈“新年梦想”征稿活动的相关稿件。征稿活动由“梦想的中国”和“梦想的个人生活”两个主题构成,“梦想的中国”主题的来稿数量更大,内容也更为丰富。100余名知识分子参与投稿,当中不乏社会各界名流,如作家茅盾、老舍,画家徐悲鸿,国民党著名“左”派人物柳亚子等。

“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统计表   

关键词提到该词的作者人数该词在全部稿件中一共出现的次数
阶级2758
教育2750
帝国主义2341
民族2170
日本1838
社会主义1320
世界大同1113
(“大同世界”视为近似词归入此类)
文化2234
世界大战56

——摘编自耿密《民国知识精英的“国家梦”——基于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特号”的片断观察(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023-07-17更新 | 4127次组卷 | 26卷引用:黄金卷08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共80处,其中包括图1、图2,图3。

   

示例: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图1)

入选理由: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年,细菌战元凶石井四郎的细菌部队迁至哈尔滨平房镇,成为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1938年至1945年,731部队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制等灭绝人性的手段杀害中国军民3000多人。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全面揭露以731部队为代表的日本各细菌战部队反人类、反文明和反伦理的本质及其战时犯罪、战争责任和战后危害,亦是开展爱国主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教育的重要阵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图1示例,选取图2、图3抗战纪念遗址中的一处并说明入选理由。
2023-07-08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7 . 【历史—选修3:20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极大”。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

——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移民中国东北的后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人民”一词逐渐上升为党的重要理论概念;大革命失败后,“人民”一词有被“群众”“民众”等取而代之之势;1935年后,中国共产党重新启用“人民”的概念,而且对“人民”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建构。这一变化(     
A.表明马克思主义已逐渐中国化
B.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密切相关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道路的探索
D.体现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的不断扩大
2023-06-05更新 | 529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大红色标志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辽宁始终与党创造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与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紧紧相连。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任选“三地”围绕“红色辽宁”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图是宜昌大撤退纪念碑。1938年秋,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指挥下,仅用40天时间,便成功将3万多人和10万吨物资转移入川,这被称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宜昌大撤退旨在(     
A.改变中国产业结构不平衡现状B.促进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C.顺应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需要D.保存长期抗战的物质基础
2023-05-16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