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民族觉醒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摘编自《人民日报》200581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意义。
2024-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42年,晋察冀边区指示,必须加强政权工作中的党员的统一战线与民主的教育,使之养成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习惯和民主主义作风。该指示(     
A.利于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B.表明中共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C.促进了“三三制”的贯彻实施D.推动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抗战爆发后,中国文艺界大量采用街头剧、朗诵诗、相声、快板、秧歌、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据此可知,这种宣传和动员(       
A.以知识分子群体为对象B.以激发民族精神为导向
C.以传统文艺形式为载体D.以占领舆论高地为目标
2023-11-28更新 | 20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弘文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4 .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一宣言(     
A.确立了全面抗战的正确路线B.得到社会各阶级的全部认可
C.适应了中国抗战形势的需要D.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师生们背井离乡,辗转奔波,常常要忍受饥饿和疲劳……艰辛难言。但师生们士气高昂,一路高唱《在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他们在沅陵演出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民族萌芽》等剧,轰动了整个山城。”师生们的壮举(       
A.声援了东北民众的局部抗战B.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D.掀起了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7年清明节,中共与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祭拜黄帝陵,毛泽东在其撰写的祭文中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分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这表明(     
A.国共关系实现了实质性转变B.全面抗战爆发加快国共合作
C.文化认同有利于推动国共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经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塑造,岳飞的形象从古代的抗金名将、晚清的民族主义者、民国前期爱国忠孝的国家英雄,转变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一形象塑造旨在(     
A.最大限度追求历史的真实B.激发国人的民族抗争意识
C.加强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D.迎合民众的价值文化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之后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不断策划占领东北。由此可知(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经济危机促使日本侵华
C.中国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机会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2022-11-03更新 | 48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12月)历史试题
10 . 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请愿,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立即停止内战!”口号。该运动的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