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除了内部皇位的威胁后,宋太宗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辽采取守势,把战线收缩,事实上承认了辽对幽云地区的占领。军队的精锐禁军有一半集中在京城附近驻防,边境只有少数禁军和地方厢军。这种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国防政策……以致辽或金的军队能够长驱直入,很快威胁到宋的都城,从而导致战争一开始就给宋方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地方力量过于软弱,甚至连农民的暴动都无力镇压。如宋仁宗年间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官吏依前迎奉……廷贼饮宴,宿于县厅,恣其劫掠,鼓乐送出城外”。

——摘编自陈香林《小议宋代对外政策软弱求和的原因》

材料二   国民政府与蒋个石对济南事变(1928年5月)的应付之策只是妥协退让,这使得日军越发肆无忌弹,使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国民政府的这种做法,既不能获得公正解决的结果,又让国内民众觉得失去了尊严,自然引起了民众的不满。特别是自此开启了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妥协外交的大门,使得日本此后在中国大地上一再重复上演类似的突发事件。

——摘编自马振犊《民国外文突发事件应对的成与败——六大事件的剖析与启示》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我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要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就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他指出,我国必须倒向社会主义,没有第二条路径可选。而苏联也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后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

——摘编自聂强《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决策制约因素的综合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实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国防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济南事变时国民政府对日实行妥协外交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至1943年间,日机疯狂轰炸重庆,国民政府采取措施救济空袭难民。先后成立了重庆空袭紧急救济联合办事处等专门空袭救济机构,颁布《关于重庆被炸受伤难民抚济办法》等。重庆市商会等组织也加入空袭紧急救济联合办事处机构中,负责救济和医疗工作。政府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救治空袭伤员,设立难民收容所或建立平民住宅,向难民发放急赈和举办空袭被炸难民小额贷款,免费提供或廉价出售生活用品,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还专门成立服务总队保健院,救济空袭中被灾婴童产妇。僧侣也参加了空袭救济活动。“政府当局……能以最快速度……进行善后工作,使战时首部能在最短期内,恢复秩序,这是可喜的现象!……更可以促进政府与民众间的团结。”抗战期间,物价高涨,发放急赈或疏散费对广大难民来说是杯水车薪。政府缺少全盘统一的规定和安排,制约了救济效能的全面发挥。

——据谭刚《重庆大轰炸中的难民散济》(19381943)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重庆大轰炸中难民救济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大轰炸中难民救济措施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以来,随着新式学堂的开办,民众“采西学”的诉求日益强烈,对新式出版物的需求颇为迫切。1897年,夏瑞芳等出版家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新文化运动期间,商务印书馆业务受到《新青年》等杂志的冲击,销售额下降,到1919年,积压杂志竟有11万册。为应对困难,商务印书馆开始广泛与大学和学界人士接触,开始发行由高等教育机构或学术团体所编辑的杂志,扩展并补足了业务范围。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进犯淞沪。商务印书馆被炸焚毁,损失巨大。书馆员工坚持斗争,不久后复工。抗战期间,商务印书馆先后迁往香港、重庆,广泛接受各界捐赠古籍,出版了《四部丛刊续编》《资本论》译本等大量珍贵书籍。

——改编自正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务印书馆创办的背景,并概括近代商务印书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的贡献。
(2)文化传承与传播需要依靠各种载体。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种载体并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杨奎松等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目录(节选)

第一章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第一节从华北交涉到淞沪抗战
第二节国际社会的最初调停
第三节中国争取国联的支持
第四节九国公约会议无所作为
第二章联合苏联与争取德国中立
第一节中苏订立《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节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第三节德国保持中立
第四节中德关系的逆转
第三章反对英美妥协与争取外援
……

材料二“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