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意义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性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行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起着先锋队作用的青年知识分子,而且有极大热情的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城市居民以及农民群众。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果缺少有序的组织引导是难以开展起来的。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表现的爱国主义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有人嫌井冈山高,井冈山大,今天东山,明天西山,爬山爬厌了,想打到城里去。这种思想错了。要知道,井冈山虽然磨破了我们的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是,它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利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击敌人。”毛泽东还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如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站着,老走着,定然不会持久。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材料三


材料四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松涛口述证言:

三台洞的大屠杀是我在江这边亲眼所见。虽然当时只有十几个日本鬼子,是从燕子矶过去的,但他们打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些日本鬼子先用机枪扫,接着又用刺刀戳……1938年,我有一次去下关卖柴,日本兵拿中国人开心,用刺刀戳我的头,我当时血流满面,到现在头上还留有伤疤。

材料五 在谷寿夫部队驻南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山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余具,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

——摘自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判决书

材料六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没有30万人”“埋葬数之多不过1300到1500具”“城内埋葬数至多为623具”。

——摘自东中野修道《南京大屠杀的彻底见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体现中国人民“整体性觉醒”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体现的思想理论,并说出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共进行了哪些实践。
(3)史料根据呈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请以此标准对上述史料(材料三、四、五、六)进行分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价值的角度,指出材料五、六的论定哪一个更可信,并说明理由。
2023-09-2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日关系概况

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隋唐互遣使节、仿照唐制。
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贸易往来频繁。学习
建筑
教授
儒学
宋元忽必烈大军两次征日失败后,放弃征服计划,两国终无国家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明清明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涌现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

——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

材料二   近代中日关系概况

清政府统治时期18941895年,①
19001901年,②
19041905年,日俄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1年,③
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
1937年,全面侵华

——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表格中①②③应填写哪些战争或事件?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历史上中日关系有何规律性认识。
2021-12-04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
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2020-10-15更新 | 137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中国“新时代”内涵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新时代”内涵的变化
时间内涵
20世纪初君主立宪的“新时代”
1911年前后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20世纪20年代实现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1931年抗日救亡的“新时代”
1949年进入“站起来”的“新时代”
A.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变迁B.各阶层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诉求
C.近代西学东渐的内容不断深化D.人们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的趋势
2023-12-08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且于国际联盟中……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该史料从侧面说明
A.民族救亡意识促进了实业救国的高涨B.抗日战争使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机遇
C.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默许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20-08-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侵略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对此进行反驳的史料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是
A.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
B.《蒋介石日记》(1915-1945年)
C.《东京日日新报》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D.《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7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6次组卷 | 5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双语证据汇编,后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李顿调查团。因这一证据汇编具有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这一事件反映了
A.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D.国联的调查结果决定了事变的性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如果你要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从史料价值的角度,你会选择哪一种史料(字母和史料类型)?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①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积极奔走。
②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积极部署讨伐张学良、杨虎城,想借此机会将蒋介石以及张、杨一并解决。
③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事变,认为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汪精卫合作搞起来的,甚至说张学良是受日本煽动,利用反日口号来反对南京国民政府。
④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
(2)除以上不同势力的态度外,你还可以补充哪些政治势力的态度(至少三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所持态度的理由。
10 . 《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
B.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
C.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件
D.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