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宣传标语:"欢迎靖卫弟兄们(国民党地方武装)等回家打土豪分田地、反对日本出兵东三省、打倒蒋介石的走狗、反对地主"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宣传标语的主旨,说明其作用。
2023-05-1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反映的是19331120日,由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发动的“福建事变”。1934121日,“福建事变”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济深等人发动“福建事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建事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为扩大红军的社会影响力,1936年8月—1937年2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动参与长征的全军干部积极投稿,编制了一部关于长征的集体作品《两万五千里》。但该作品完成以后,并没有大量公开刊印,只是在党内高级干部中小范围传阅。这主要是因为(       
A.国内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B.西北地区印刷技术较为落后
C.中国共产党的处境日益恶化D.红军致力于反“围剿”的斗争
2022-02-25更新 | 1039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闽东南校际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对以下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年2月9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
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
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的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上,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
A.中国传统体育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B.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
C.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D.民众的体有观念得到极大地增强
6 . 1936年夏天,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上海举办,六百余件精选展品中,描写国难、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罪行的作品占据主要部分。到1937年春,展览会移至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吸引了大批观众。此次展览活动
A.利于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
B.消除了国共两党抗战分歧
C.旨在提高中国人民必胜信念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2019-01-30更新 | 6811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