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建立了很多童子军组织,而童子军组织的学习在1933年有明显调整。下表为1933年前后童子军组织的学习概况调整情况。这一调整反映了(     
时间学习概况
1931—1933年训练:纪律、礼节、操法、结绳、旗语、侦察、救护。
文化:三民主义、国耻小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概况。
1933—1937年宗旨:日满国际亲善之源泉,为两国儿童之交欢;
锻炼诸青年之心身、涵养其良善之道德。
A.民族矛盾渐趋缓和的态势B.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C.政府注重教育的经济功能D.侵略者对华文化渗透
2023-11-1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创新班)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东北军张学良、十七路军杨虎城,为逼蒋抗日,率部“兵谏”,软禁蒋介石,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根据会议精神,中共中央从停止内战、和平解决事变的大局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和支持张、杨。

10月17日,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同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呼吁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提出了和平解决事变的5个条件。

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再次讨论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张闻天在毛泽东作了报告后发言补充说:“我们的方针应确定为争取成为全国性的抗日,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12月22日,周恩来会晤宋美龄。周恩来一再申明:“在中国的目前阶段,除了蒋委员长之外,别人谁也没有资格成为国家的领袖。”

12月24日晚,周恩来与蒋介石会面。周恩来采取“触龙说赵太后”的方式向蒋表明,共产党目前丝毫也不想做出不利于委员长和南京政府的事情,并希望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最终,蒋介石表示愿意停止内战。

12月25日下午,蒋介石由张学良陪送飞往洛阳,次日回到南京。至此,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像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国内国际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作用,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卓越能力得以彰显,并得到了历史的检验。

——整理自薄谊萍《论中共应对西安事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就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表现,自拟论题,并作简要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说明充分,表述清晰。)
2022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两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据此可知(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B.中共党员人数激增
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国共两党走向合作
4 . “12月9日,数千名大中学生冲破重重阻挠,汇集新华门前向当局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示威游行队伍遭到军警镇压,……这场运动很快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这场运动
A.标志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D.表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深处敌后……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日胜利的信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在不同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中国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战役”的名称及其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倡议:“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如果我们四万万同胞有统一的国防政府作领导,有统一的抗日联军作先锋……一定能战胜内受人民反抗和外受列强敌视的日本帝国主义!”该倡议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表明日本已进入全面侵华阶段
C.促进了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D.是各阶级团结合作的具体政策
7 . 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2020-07-11更新 | 5116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抗战期间国际援华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马尔琴科夫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战士。在1938年的武汉空战中壮烈牺牲。
威廉·瑞德美国援华航空队战士,曾参与开辟”驼峰航线”。1944年作战返航时壮烈牺牲。
宫川英男由一名侵华日军身份转化为投诚共产党的抗战勇士。1945年,同日作战中壮烈牺牲。
柯棣华1942年因病在华牺牲。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曾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
对上表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进一步的拓展B.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D.各国援华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9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1941年)写道:“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作者认为
A.编撰历史的依据是文字记录B.夏朝历史因无文字不可考证
C.厘清历史利于民族团结抗战D.神话传说也是可信赖的历史
10 .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指示:目前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在日本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这表明
A.蒋介石抗日态度已根本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C.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D.中共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