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19458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1025日台湾光复。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材料一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
(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罄竹难书,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举两例)
(3)对于日军侵略,中国进行了全民族的殊死抵抗。请写出2个重大战事的名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个)。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全面吗?试简要分析。
2 . 192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7年,中国共产党却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变化充分说明
A.反帝反封斗争必须同时进行B.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反帝斗争得到社会各界支持D.国共两党的利益渐趋一致
3 .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以下这两首歌曲
《国民革命歌》1925年2月20日发表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5月10日发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A.反映了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
C.体现了中共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D.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
4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淞沪会战C.南京大屠杀D.百团大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正面战场抗战,彻底消灭日军
D.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2020-10-09更新 | 363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1935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主持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
A.积极防御日军的紧逼B.谋划徐州会战的推进
C.全力阻止红军的北上D.扩大淞沪会战的战果
7 . 1937年12月,日本法西斯在我国哪一城市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屠杀和平居民超过三十万?
A.南京B.武汉C.广州D.上海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纪念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

——摘编自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中国邮政发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邮票(小型张)


(邮票中文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2014年12月13日落成)铭文(节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纪念馆最有可能建在哪座城市?指出该纪念馆正前方广场草坪这一设计的寓意。
(2)材料二中纪念邮票展现了牢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寓意。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卅万亡灵,饮恨江城”的事件名称及爆发时间。分别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各一个战役说明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英雄气概。
(4)如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你认为哪一句最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5)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作为现代中学生你会怎样践行抗战的精神?
2019-11-1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了一系列罪行。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大屠杀
②九一八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七七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成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

——摘自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三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经过4日至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而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19日则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否得到了?具体有哪些内容?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倭人竟割台湾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西安事变”为什么可以说是一件“幸事”?蒋介石所"具有的新使命”指的是什么?用具体史实说明蒋介石如何履行新使命。

(4)据材料四,概括《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

2018-11-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