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民国二十年以来,不到四年,差不多半壁山河,已经被日寇占领和侵袭了。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摘编自1935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材料二   1940年,日军进一步加强了对华北交通线的控制,开始推行其“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根据地被分割成无数井字形,好似一个个牢笼,妄图把活跃在华北平原的八路军禁锢起来。19407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和一二0、一二九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应不少于二十二个团。计:聂区(冀中在内)应派出十个团,一二九师派出八个团,一二0师派出四至六个团。”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百余团约二十余万人。

——摘编自丁喜《打破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

材料三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二十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事件及其中国军民的态度。材料中“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局面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哪场战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生的历史背景。
(3)指出材料三中《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华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023-02-12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宇通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2 . 下列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西安事变   ③淞沪会战   ④皖南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召开了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各地区及各界代表为了边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案中对于救济灾民、难民以及贫民重点关注,军人及军人家属的优抚获得了重视。这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A.革命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B.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注重社会保障进行社会动员D.运用革命理论武装人民群众
4 . 口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下口号反映1931—1945年间中国革命斗争形势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取消二十一条”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研究抗日战争史的著作有以下章节标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②南京保卫战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③七七事变与全国抗战的开始
④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全国各地,从上海到北京,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与日人进行交易的杯葛(Boycott的音译,意为‘抵制’)运动。”这一局面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15年B.1931年C.1935年D.1937年
7 . 某班设计了“抗日战争”的网页,页而设究了“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四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
A.平型关大捷B.日军暴行C.偷袭珍珠港D.汪伪政权
8 . 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时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0年1944年
书名《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民族英雄评传》系列《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民族英雄诗话》《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7年7月,针对如图事件,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这一背景下
A.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D.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