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

时间

内涵

19291932中共纪念“八一”,一方面强调“八一”是“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的一天(俄国因191481日卷入一战,所以,将81日视为一战的爆发时间)”;另一方面表示:1927年贺龙、叶挺在南昌领导南昌附近的工农群众……“从此以后,中国的工农群众,亦渐渐觉悟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八一”纪念内涵为反战和纪念南昌起义
1933中共中央将“八一”纪念日的内涵设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
19341945在这一时期内,反战、人民军队建立贯穿“八一”纪念始终;从1937年起,“八一宣言”周年念成为“八一”纪念的内涵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八一”纪念的重要主题。反战、人民军队建立、“八一宣言”发表是抗日战争期间“八一”纪念的三大内涵
194619491946年开始,在解放区,建军是“八一”节的唯一内涵

——摘编自刘劲松、邓通棚《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19291949)》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图为一则近代广告,广告信息是:“注意九一八”“中国药棉纱布制造厂大赠送”“国难周年出品纪念”“商标”。该广告(     

①发布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年   ②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号召民众铭记国耻支持国货   ④利于民族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八一”是中共中央创设的重要纪念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内涵并不相同。

“八一”纪念日的内涵(部分)   

时间相关文献内容摘要
19336《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的决定》“八一”适为红军成立纪念。只有中国的工农红军才是中国劳苦群众的唯一救星。同时提醒世界大战的危险。
19377《“八一”感言》“八一”是号召建立统一战线的日子。“八一”是创造中国红军的纪念日。这一军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中华民国的独立,为反对日本强盗。
19478《人民解放军二十周年—新华社纪念“八一”节社论》中国共产党1927年领导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续战斗的第一声,创建了人民军队。依靠这个队伍,我们人民烧起了土地革命的怒火;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抵抗了蒋介石的新进攻,并正在努力实现一个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摘自刘劲松、邓通棚《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1929194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选取一个年份,对“八一”纪念日的内涵进行解读。(要求:写出选取的年份,从内涵和原因两方面进行阐述)。
2023-07-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37年9月18日,重庆市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体育场举行纪念“九一八”六周年的抗敌救国大会,参加大会的党政机关共64个,学校54个,军警机关27个,工商团体146个,各界群众共约10余万人。这说明当时重庆(     
A.战时陪都地位确立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广大民众踊跃参战
2024-01-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024-01-20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20世纪40年代,《中华日报》(1932年由汪精卫支持创办)也顺应潮流,推出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节选和宣传鲁迅曾发表的“日本和中国的人们之间,是一定会有互相了解的时候”等内容;还指出因为战争导致了鲁迅全集出版的搁置,认为“鲁迅先生要憎恶这一次的战争”。《中华日报》的这些举措旨在(     
A.消除中日隔阂以实现东亚共荣B.淡化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C.保障侵略者对中国的长期占领D.建构伪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2023-12-17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耀正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的重要话语建构。请阅读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造成新中国”,即“工农劳动贫民代表会议(苏维埃)的中国”,“开始新中国将来的光明之路”。

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为建立三民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6年后, 中共中央文件逐渐将“新中国”与“打倒蒋介石”并列, 如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打倒蒋介石!新中国万岁”、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等。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

材料二

1950年前后,周恩来在多个场合强调,社会主义“这个前途是肯定的”,但“现在暂时不写出来”,“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共同努力建设新中国”,“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新中国”内涵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60年代“新中国”一词有何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8929日创刊的《拂晓报》(见上图)是由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在其发刊词中曾指明“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到来的意思”“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在其百期纪念时刘少奇亲笔题词:“为抗战的正确路线而斗争”,刘少奇还曾派人将<拂晓报》送给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等阅读,使其更好地理解中共的抗日方针。

《拂晓报》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一度发行到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拂晓”。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2-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39年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提出中华民族是“一”的观点,费孝通则提出“多元”的观点进行反驳;1993年,在顾颉刚百岁纪念会上,费孝通说:“后来我明白了顾先生是激于爱国热情……所以我没有再写文章辩论下去。”这可说明(     
A.政治立场制约认识判断B.历史解释基于主观需要
C.多元一体民族观的形成D.民族危亡激发爱国热情
2024-0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一二·九运动时,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关于这一口号的出处,有部分材料如下。

甲:清华大学救国会出版的《怒吼吧》第1期原件,126日编辑,10日正式出版。

乙:《中国共产党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均著有此句,引注标明援引自《清华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清华周刊》第45卷,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时出版。

丙:学者杨树先访问当时的亲历者姚依林,姚依林肯定地指出:“这是燕京大学首先提出来的。”“当时是由燕京陈絮负责起草北平学联对时局的宣言中提出来的。这不是清华的发明权,不能掠人之美。”对话见《一二·九运动史若干问题研究》,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6期。

——据杨树先《一二·九运动史若干问题研究》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相关表述丁: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_上)》

戊:(这)是继民国八年五四运动以来,最令中外瞩目的爱国运动。这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激流,其对民族尊严及国家主权的强调,尤胜五四时期的“外抗强权”主张,故有史家特以“学生民族主义”称之。这次爱国救亡之行动,直接打击了日本人及汉奸集权欲分裂华北五省的阴谋和企图;也落实了全国上下向来提倡的民族精神教育。后来对日抗战得以进行,不可不谓是此种民族精神发扬成功之结果。这是自九一八国难以来,青年运动最有意义的影响。

——台湾李云汉、李国祁等著《近代中国青年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角度,分别说明甲、乙、丙三则材料与这一口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种评价的共性与差异,并指出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