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面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10月,抗战后方的《大刚报》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探究国人对战争形势及国内外重要政治问题的意向,收到了主要来自湘、桂、粤、赣四个省区的民众回信。以下为该民调的部分材料:

1:《大刚报》1942年民意调查部分结果统计(有删节)

序号问题及结果统计
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竞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占99.5%未置可否:占0.5%
2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
日本:占69.4%德国:占30.6%
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占50.8%不要:占48.2%未置可否:占1%

2:调查结果之分类统计(有删节)

性别男:占94.6%女:占5.4%
年龄20岁以下2030304040岁以上
52.5%26.8%14.1%6.6%
职业学生公务员商人军人工人自由职业农民其他
39.6%19.9%14.8%14.6%7.7%1.27%0.8%1.33%

——据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整理


(1)根据材料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刚报》民意调查反映的民众对抗战前途走向的认知,分析这种认知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大刚报》调查结果的史料价值。
2022-11-12更新 | 389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06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2 . 全民族抗战(1937—1945年)
(1)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186】
①重大战役:
A.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____,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B.1937年9—11月,国民政府组织____,这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八路军取得____,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1938年春,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其中的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胜利;D.1938年10月,国民政府组织武汉会战。②结果: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____,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1938年10年,广州、____失守后,抗战进入了____阶段
(2)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基本史实:
A.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____路线;B.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____,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C.1937年9月,____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____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D.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E.1940年,由彭德怀指挥发动____,主动出击日军;F.领导少数民族抗日武装队伍。②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和团结抗日力量采取的措施
A.开展____运动   B.地主____,农民____
C.实行____政权   D.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普选制。
(3)境外战场: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确保____公路。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2022-08-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基础知识过级检测题中国近代史填空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1年底,薛岳将军制定正确的抗敌策略并指挥国民革命军按部署积极围歼日军。同时,2万民众参加破坏道路、构筑阵地等工作,有力支援了中国军队的作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最终取得胜利。据此可知(     
A.国民党抗敌策略发生重大变化B.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C.增强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D.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主战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伦收新闻画报)报道:“1943年5月30日,日军的六个师团跨江到了长江的南岸,试图通过没有道路的山区绕过中国军队的防线。中国军队接到上级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像斯大林格勒那样坚守阵地。最终,日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胜利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则报道(     
A.表明中国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B.肯定了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反映了长沙会战的重大作用D.推动了英国在华特权的取消
2022-07-29更新 | 708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09专题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①杨靖宇②赵一曼③戴安澜④左权⑤赵尚志⑥李宗仁属于中共________(4个)在东北抗战的是________(3个);牺牲在缅甸________(1个)
2022-06-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8单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9年,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加强县的权力,使其能负起执行国家政令、办理地方自治的重任,建立和扩大乡镇一级的编制,使之成为基层政治组织的重点,以解决“省庞大而县弱小”“县以下则尤空虚”的通病。当时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方军阀权力B.完善民主共和制度
C.加强战争动员能力D.挤压敌后抗日根据地
2022-03-12更新 | 530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9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军4个多月,徐州虽失陷,但日军歼灭徐州地区大批中国军队主力的企图却落了空。据此可知,徐州会战的战略意义是(  )
A.宣告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B.推动国力重心从中部向后方转移
C.延缓了日本军队向武汉的进攻D.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22-02-27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8年9月,三十多位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在武昌的黄鹤楼头绘制完成了题为《誓死抗战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画。其内容包括“前方作战”和“后方支援”的场景和数百人的形象,呈现出中华民族军民合作画面。这幅壁画
A.反映了持久抗战的方针深入人心B.寄托了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美好愿望
C.促成了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D.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群众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