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面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3年5月,日军为“溯江而上,直取陪都重庆”攻击长江三峡西陵峡的石牌要塞,发起鄂西会战。中国军民英勇抗击,粉碎了敌人由三峡航道入川的美梦,保卫了西南半壁河山的安全。因此时正值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会战打败德国不久,于是国内外宣传机器也称其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鄂西会战(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战略计划B.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成为国共团结合作抗战的典范D.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 . 蒋纬国在《国民革命史》中写道:(此战)迫使日军将主力作战由华北移于华东。因此日军将其原可由北平南下汉口最有利的作战线,改由上海西向汉口最不利的作战线,使国军获得一年又两个月时间……将华东、华中凡可供应建设抗战基地之人力物力概行西迁。此战(     
A.为持久抗战创造了一些条件B.正面战场取得了首次大捷
C.敌后战场进行了积极的配合D.推动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1938年1月创刊于上海的《每日译报》刊登的1938年6月12日广州受侵局势图,并持续介绍了日军对广州的轰炸和民众死亡情况。这一报道(     

A.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B.预示着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C.推动了民族意识高涨D.表明抗日救亡高潮的兴起
4 . 1937—1943年,大后方工业生产年增长率约为27.6%,随后两年生产指数递降,1944年较上年下降4.7%,1945年1—9月较上年同期下降4.5%。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A.通货膨胀进入严重阶段B.官僚资本主义急剧发展
C.中国对外通道遭到阻碍D.统制政策打压私营工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1年底,薛岳将军制定正确的抗敌策略并指挥国民革命军按部署积极围歼日军。同时,2万民众参加破坏道路、构筑阵地等工作,有力支援了中国军队的作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最终取得胜利。据此可知(     
A.国民党抗敌策略发生重大变化B.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C.增强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D.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主战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十八年(1892年),川东兵备道黎庶昌创办“洋务学堂”,“考选学生正副额各二十人”入学,“其课程外国文外,增设科学,而以英语、数学为主科。……从1901年到辛亥革命前,重庆已建有小学堂24所。这些小学堂分为官立和私立两类,以官立居多。官立小学主要有后列几所。巴县高等小学堂,知县霍勒炜于1903年改渝郡书院而成,设于在来龙巷的书院原址。长寿知县唐我圻于1904年倡建了林庄高等小学堂(初名林庄学堂)。1905年,江津知县龚承云改聚奎书院,倡办了聚奎两等小学堂。私立小学堂主要有巴县人许荣龙、曾纪瑞于1901年捐资创办于道冠井的开智小学堂;1907年由重庆回民创设于清真西寺的私立西寺公小学堂。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仅一年间,战前的108所高校就有91所不同程度地遭到日寇的轰炸破坏,其中被全毁的有10所。于是幸存的高校陆续向内地迁移,到1944年,迁入重庆地区的高校共计31所,大约是内迁高校的1/2。这31所高校中,计有大学9所、大学研究所1所、独立学院10所,居于全国之冠。当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四坝”即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中,前三坝皆位于重庆。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重庆近代新式学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重庆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是1937年9月—11月的太原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战略布防简况。这充分体现了
傅作义(国民党)指挥4个军防守雁门关东西一线
朱德(共产党)指挥115师、120师、129师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作战
A.日军侵华处于不利地位B.国共军事合作,共同抗日
C.抗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D.中共是正面战场的主力军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故事源起于《列子·汤问》,愚公形象经过历代人们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材料一   南宋以后,愚公形象世俗化倾向更趋明显……泛化成世俗说教中的经典故事……至明代,愚公移山形象定型为一种精诚的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标志性形象。

——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

材料二   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悲鸿创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形象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的写照,其宏大的气魄正是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自信,民族的艰辛、胜利的渴望让潜伏在人们血液中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开始沸腾。可以说,这幅国画的创作是一个苦难时代对愚公移山精神价值的又一发现。

——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

材料三   自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社制度后,厉家寨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厉月举带领社员们改河道,削岭头,建水库,闸山沟,砌石井,并地块,整梯田,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到了1956年时,全合作社的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276.4公斤,这标志着厉家寨提前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为此也获得了“英雄的大山社”的荣誉称号。1957年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报告中,题词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的批语。

——缪琳《愚公移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请结合时代背景,对材料中不同时期的愚公形象进行解读。
9 . 武汉会战后,日军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和宁夏进行重点轰炸,各地均有重大惨案发生,“死亡100人以上或死伤500人以上的重大惨案共达86次”,其中重庆、成都和昆明等城市最为惨烈。上述史实表明
A.防御阶段抗战形势严峻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凸显D.日军固守速战速决的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