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面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38年10月24日起,截止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多万人,货物100多万吨,大量的轻重工业设备,教育资源,人民群众从武汉的撤离被称之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     
A.决定了抗日战争进程的发展走向B.是国共两党团结努力铸就的奇迹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D.为接下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2023-04-08更新 | 622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伦收新闻画报)报道:“1943年5月30日,日军的六个师团跨江到了长江的南岸,试图通过没有道路的山区绕过中国军队的防线。中国军队接到上级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像斯大林格勒那样坚守阵地。最终,日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胜利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则报道(     
A.表明中国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B.肯定了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反映了长沙会战的重大作用D.推动了英国在华特权的取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民国二十七年《文汇报》报道某次战役:日军向枣庄总溃退,坂垣、矶谷两师团主力遭歼灭,为开战以来日军最重大之损失。这次战役
A.迟滞日军占领南京B.未扭转正面战场颓势
C.以交通破袭为特点D.成为了国共合作典范
4 . 抗战初期,国民党积极组织抗战。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创造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B.谱写了抗日战争中悲壮诗篇
C.使华中地区大面积领土沦陷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七事变后,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西南、西北等地。内迁企业克服困难,迅速复工,不但制造了许多新设工厂急需的机器,而且生产了大量武器军火。四川在抗战前仅有工厂113家,到1942年就猛增至1654家。上海五金厂先迁武汉,后并入陕甘宁边区机器厂,专门制造军火设备和修理军械。1942年与1939年相比,大后方的发电量增长59.4%,钢增长1013%,工具机增长111%,作业机增长120%,动力机增长2119%,汽油增长10020%。在极艰难的条件下,内迁工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都有所提高,如钨、锡、锑、汞等出口矿产品,达到了国际免检标准;由于军事和民用的需要,被服、食品,纺织厂和面粉厂的利润高达90%,生产规模大有扩充。内迁的民族企业家胡厥文、颜耀秋,还联合范旭东、李烛尘、吴羹梅等实业界人士,起来组织政党抑制国民党的独裁,维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中还有不少人投入到民主革命的洪流中。

——摘编自曾长秋《抗战时期沿海工厂的内迁及其对内地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建,二是迁。一方面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三线地区,在内地建设大型的钢铁,煤炭、水电、机械等工业基地,并修筑成昆、川黔等重要交通干线;另一方面则是将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以“一分为二”或者全迁的方式,或并入内地既有企业,或另建新厂。以甘肃省为例,仅1965年,就陆续从辽、吉、沪等省市搬迁工厂20个、大专院校2个,科研单位11个,分别迁入兰州、天水,酒泉等地。整个三线建设期间,累计投资多达2000亿元。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形成固定资产约1400亿元,占全国的1/3;建成全民所有制企业2.9万个,形成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如昆明、攀枝花、六盘水等工业城市和成渝、攀西、关中、兰州等工业区。

——摘编自徐有威等《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我国沿海沿江工厂内迁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其重要影响。
2022-03-13更新 | 4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9年,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加强县的权力,使其能负起执行国家政令、办理地方自治的重任,建立和扩大乡镇一级的编制,使之成为基层政治组织的重点,以解决“省庞大而县弱小”“县以下则尤空虚”的通病。当时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方军阀权力B.完善民主共和制度
C.加强战争动员能力D.挤压敌后抗日根据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38年6月12日,日军进攻武汉,蒋介石亲自指挥武汉保卫战,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死伤与被俘达15万余人,毙伤日军3万余人,迫使日军停止战略进攻。由此可知,武汉保卫战
A.扭转了抗战被动局面B.改变了原有抗战路线
C.影响了日军作战计划D.守卫了华中领土主权
2022-03-03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军4个多月,徐州虽失陷,但日军歼灭徐州地区大批中国军队主力的企图却落了空。据此可知,徐州会战的战略意义是(  )
A.宣告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B.推动国力重心从中部向后方转移
C.延缓了日本军队向武汉的进攻D.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22-02-27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前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8年9月,三十多位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在武昌的黄鹤楼头绘制完成了题为《誓死抗战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画。其内容包括“前方作战”和“后方支援”的场景和数百人的形象,呈现出中华民族军民合作画面。这幅壁画
A.反映了持久抗战的方针深入人心B.寄托了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美好愿望
C.促成了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D.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群众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1937年9月—11月的太原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战略布防简况。这充分体现了
傅作义(国民党)指挥4个军防守雁门关东西一线
朱德(共产党)指挥115师、120师、129师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作战
A.日军侵华处于不利地位B.国共军事合作,共同抗日
C.抗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D.中共是正面战场的主力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