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标志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193991德国突袭波兰194558
苏德战场1941622德国入侵苏联194558
太平洋战场1941127珍珠港事件194592
中国战场1931918九一八事变194592
苏联对日作战194588苏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92
(1)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你从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上得到什么启示?
2024-01-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部分诗词。综合表中信息可见(     
作者身份诗词
阿英共产党员
文学家
星光沉黯月昏西,渐渐芦苇来满吐   我自擎枪行大野,军号前村鸡乱啼。
皓青民主人士将军弓马故盘旋,巧胜炎人是此年。 提倡民权开议会,发扬诗兴筑吟坛。
于力学者日寇天同愤,驱除要儿时!

新四军战士将军百战虎生风,气壮山河诛寇兵。 塘马村头丧敌胆,倭寇俯首葬英雄。
A.挽救民族危亡凝聚了抗日力量
B.合作抗战成为全民共识
C.正面和敌后战场将士共赴国难
D.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024-01-23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3 . 在抗日根据地内,应没收汉奸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民;没收逃亡地主的土地,无租息的分配给农民;颁布减租法令,减租至最低限度;保障农民佃耕土地的永佃权。这些土地政策(     
A.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B.利于保证农民的经济权利
C.团结了社会各个阶级D.由中共在解放区首次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晋察冀边区在1942年实施的统一累进税方案中,将资产税和所得税分开;确定贫农最高负担不超过总收入的7%,中农15%,富农25%,地主70%;工商业资本、银行存款和放债资本一律免税;雇佣工人免税。该方案说明了(       
A.减租减息政策得到落实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大生产运动的成效显著D.根据地扶持工商业的发展
2024-01-23更新 | 44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历史试卷
5 . 如图可以用于印证(     

                       1939年陕甘宁边区人民投票选举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B.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扩大
C.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建立D.抗日根据地民主制度推行
2024-01-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进行课题研究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该社团研究的课题是(     

A.教育学术力量内迁B.民族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转移
C.中国远征军开赴战场D.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在山东省发行的日文传单《日本兵的苦恼》。该宣传单旨在(     

(画面背景文字的主要内容:“父亲,怎么办啊?当官的说谎,出征慰问金一分钱也没发,阿菊的病看不好,就把孩子托人照看,这种无聊的战争得草草收场。”)
A.打垮在华日军侵略意志B.掌握国统区宣传领导权
C.揭露日本侵华未得到其国民支持D.鼓励我国军民坚持抗战必将获胜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群众》周刊创刊于193712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的理论刊物。以下为其刊载的时评、社论和文章(部分)

时间相关文章
193712《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拥护蒋委员长宣言》
19381《制止日寇非人暴行》《怎样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战》
18387《一年来的东北抗日联军》《向前线将士致敬,向阵亡将士死难同胞致哀》
19397《反对妥协投降,坚持抗战到底》《坚持团结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19401《“扫荡”和反“扫荡”的一年》
194012《论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
19416《苏德战争与中国抗战》《为建立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而斗争》
19441《从胜利的民主望民主的胜利》
19449《论三三制》《论秧歌剧的形式》
19454《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

材料二   1938年武汉地区《群众》周刊读者身份统计


——据张红春《〈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群众》周刊的史料价值.并对其抗日宣传工作加以阐释。(要求:阐释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1-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四)历史试题
10 . 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报告称:从全民总动员、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积极打击日寇出发,从团结军民、团结官兵出发,从团结一切友军出发,从积极打击敌人增强自己的战略战术出发,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中国人民的抗日的军事路线。这条军事路线(     
A.推动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B.服从于整风运动后的组织路线
C.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D.贯彻了毛泽东政治建军的思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