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0年11月,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一个决定中说:“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这首先就是为了使边区由半自给自足迅速走上完全自给自足……没有有效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边区的巩固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坚持抗战
C.民主联合政府亟待巩固D.陕甘宁边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
2 . 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仇敌忾,英勇抵抗。这在客观上(     
A.促成了国共合作B.缓和了中日之间民族矛盾
C.保证了抗战胜利D.改变了中日双方军事力量
2024-05-0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41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号召军民生产自救。领导人以身作则,毛泽东开荒种菜,朱德捡粪积肥,周恩来纺纱织布。延安大学开学第一课就是劳动,自己挖窑洞,建宿舍,修缮学校基本设施。学校还在各院抽调四十五人到南泥湾开秋荒六百亩,创下一人一天开荒一亩二的高产纪录。到1943年基本实现了办学自给自足,还为边区政府上交救国公粮。这些举措反映了(     
A.国家财政的好转B.中国高校重视劳动教育
C.国共关系的改善D.中国共产党重视减轻根据地人民负担
2024-04-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外国新闻记者和作家纷纷来到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采访和报道。他们叩开延安的大门,忠实地记录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观感,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行为、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这些通讯报道(       
A.打破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长期封锁B.彰显了八路军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的主体地位D.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真实形象
2024-03-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2年,法国海军中尉乔治·乌尔曼进入边区,他以亲眼所见证实,“政府本着真正的民主精神”“并为未来的大众代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评价最有可能基于(     
A.反“扫荡”斗争胜利B.大生产运动开展
C.“三三制”原则落实D.《论持久战》发表
2024-02-27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抗大讲话时指出:“三民主义的第一个口号是民族独立,第二个口号是民权自由,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结合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说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三民主义者”。这表明(     
A.三民主义是合作抗日的政治基础B.民族战争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完善D.抗日战争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为了贯彻民主建政的原则,在各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民主选举方式,发明了“红绿票选法”“豆选法”“画圈法”等选举方法。为了使得党政军民融洽协调,推动抗战和生产,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活动,在陕甘宁边区首先开展“双拥”运动。针对农民的封建迷信活动,根据地政府通过讲演、报刊、展览,以及出版通俗科普读物等方式,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对于大量难民涌入根据地的情况,根据地政府兴办工厂,吸收难民到工厂做工;兴修水利,组织难民参加水利建设。同时,根据地政府给难民提供贷款、土地、种子、食粮等,为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创造了条件。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合作社,使农民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生产。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改善了难民、灾民的困难境遇,增强了他们对根据地民主政府的信任和认同,这对稳定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及推动社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卫波《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治理及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社会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社会治理的意义。
8 . 鉴于上海久攻不下,东京日方作战部门决定调用华北战场日军第五师团的主力到上海,进犯山西的日军因此长时间未能突破卫立煌在忻口的防线,而日军的后方增援部队、飞机则屡遭八路军在平型关、阳明堡、雁门关一带伏击。材料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A.进入到了战略相持的阶段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战场战略上相互支撑配合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2024-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4届高三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为1943年美术家古元在陕北创作的木刻画《部队秋收》。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能体现当时(     

A.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党和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D.热爱劳动、从军光荣的风气
2024-01-31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1930年间的上海:到处是人潮,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在老式和新式汽车之间,在为争得人力车费而疯狂奔跑的苦力之间,冒险地挤来挤去;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打麻将牌声以及在回力球场和跑狗场里赌博的喧闹声;满街幽微地散发着甘甜而辛辣的鸦片烟气味;无数乞丐及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孩子们哀声乞讨;里弄里,家庭主妇们倒洗马桶的声音和生煤球炉子的青烟以及横跨弄堂的晾衣竹竿上挂着的“万国旗”,使里弄显得狭窄、杂乱和压抑。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二   19341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   1945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后在日记中写到:当地老百姓衣服整洁,乡村来的妇女不穿裙,皆是天足,没有发现绅士式的男子和涂脂抹粉、洒香水、高跟鞋等摩登装束的女子,没有褴褛污秽的流浪者,在街上没有看见过面带烟容而颓唐的人。

——摘编自黄炎培《八十年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上海社会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延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024-01-29更新 | 32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4 主观题汇编 -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