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群众创造的投票方法有:赞成谁,就把豆子投 放在候选人背后的小盆中,或在候选人背后的小篮里放一支筷子,或在写有候选人 名字的纸上用点燃的香烧一个小洞。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政府B.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C.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 . 1941年,王震领导八路军三五九旅先后开垦荒地二十多万亩,把野狼成群、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五谷丰登、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是
A.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B.敌后根据地经济困难
C.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D.论持久战理论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1942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选举中,武乡、榆社、襄垣三个县产生了598名村干部,其成员结构比例如下图。由此可知,太行抗日根据地
A.地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B.凝聚了人民的抗战力量
C.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D.佃农缺乏抗战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创办“陕北公学”,学员选拔要求为“只要不是汉奸亲日派,经过正规的入学测验,没有严重的病,都能入校学习,因此也不分党派,更不分性别”。据此可知,“陕北公学”的创办
A.推动了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B.有利于边区教育均衡发展
C.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D.初步建立起边区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进行的探索是
时间表现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9年《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4年《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法治建设B.稳定社会秩序C.政权建设D.人民民主制度
6 . 陕甘宁边区工业包括属于边区工业骨干的公营工业,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私营工业,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各阶层人民联合经营的合作社工业、私有个体手工业等,边区政府均采取保护、扶持的政策。这反映边区政府政策
A.实践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B.适应了各阶级参加边区政府的愿望
C.奠定了敌后战场抗战的物质基础D.形成了国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
7 .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采纳开明绅士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整顿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构,精简机关,充实军队,充实基层。据此可知精兵简政政策
A.减轻了人民的负担B.推动了民主政权建设
C.削弱了部队战斗力D.加快了抗战胜利进程
8 . 1939年晋察冀根据地所作歌曲《选村长》歌词中说:“今天要选一个好村长,能吃苦能耐劳,又积极又坚强,抗日工作积极干,不分男和女,只要热心肠,不选那些滑头鬼,不选那些白脸黑心狼。”这反映了晋察冀根据地
A.重视丰富民众文娱生活B.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
C.关注民众民主意识提升D.统一战线工作有所收缩
2021-05-14更新 | 2431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抗战时期美国将军史迪威说:“我是根据看到的情况来判断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国民党:腐败,失职,混乱,经济困窘,苛捐杂税,空话连篇,没有行动,囤积黑市,与敌通商。共产党:减税,减租减息,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参与政治,说到做到。”其认识反映了
A.美国政府决定放弃援助国民政府B.国民党更适应民族战争形势需要
C.共产党具有更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D.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主战场
10 . 抗战以前,西南地区基本上由各地方军阀控制,财政上不容中央染指。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后,独资兴办、与西部各省地方政府合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这种变化
A.推动了工业布局渐趋平衡B.有利于改变西南地区经济分割的局面
C.建立了独立自主工业体系D.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