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即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中,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在“三三制"政权下,对地主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据此可知,“三三制”政权(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粉碎了国民党的反共阴谋
C.实现了各阶级的联合执政D.推动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举措的实施(        
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头拖的部分举措
时间内容_
1939年1月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1941年11月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2年5月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
1942年12月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
A.巩固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完善了陕甘宁边区的组织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4年起,中共各抗日根据地制定了严禁银元出境的条令,并且规定“白银之出口,必须携带区行统一之白银出口证(分行局不能开)始可通行”银元或金银首饰允许被私人保存或饰用,但不得在市面上流通,如要兑换,则需按银行规定价格兑给抗币。这些举措(     
A.冲破了日军政治封锁的B.稳定了根据地的金融秩序
C.统一了边区货币形态D.有利于防止全国银外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0年8月23日《新华日报》以专版刊登了“华北交通总攻击战”第一号“捷报”。此“捷报”反映了(     
A.平型关大捷振奋了人心B.敌后战场开始展开反攻
C.新四军重创了侵华日军D.百团大战取得初步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抗日战争期间,山西各根据地先后建立出版社19家,印刷厂17家,书店10多家,出版图书2520余种,发行量达480多万册。这些图书中既包括最早描写敌后抗战生活的小说《吕梁英雄传》,也有政治军事类期刊《前线月刊》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已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领导力量D.促进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变工是由两户或两户以上农民相互调剂使用劳力、畜力与农具,以满足各自农业生产上临时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其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兴起,截至1938年11月,参加变工队农民达181640余名,占整个边区全劳动力与半劳动力总人数的30%以上。这一活动(     
A.为抗战积聚了物质力量B.打破了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
C.落实了减租减息的政策D.粉碎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以农抗会和妇抗会等群众组织为基础的现代行政体系在敌后根据地出现,并成为乡村社会新的权力中心,在此基础上,1941年前后地方政权建设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这一现象(     
A.影响了中国传统乡村面貌和发展方向B.成为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设的开始
C.体现了新的乡村政权建设在全国展开D.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千余年基层管理体制诸多嬗变,大秦帝国确立的模式(乡官制度)基本不变:即在编户相互监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教化、征税、治安三个部分组成的基层管理结构。而且,历朝政府都试图建立一种机制,发挥基层民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功能。从奏汉时起,通过建立什伍组织,邻里监督,善恶相告,甚至有罪连坐,形成严密甚至残酷的监督体系。这种法家的治民之术即便在标榜独尊儒术的汉代以后仍未放弃,在唐代的邻保之制、宋及明清的保甲法中,不断地重现,足以说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摘编自张德美《古代乡官的嬗变》

材料二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治理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为抗日救国目标的实现和满足边区人民的生活所需,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治理匪患,安定秩序:整治烟毒,移风易俗:革除婚姻陋习等等。边区政府还创新社会治理形式:减租减息,多方参与;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力发展教育等。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边区农村社会治理取得显著的成果。

——摘编自姜秀华《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推行“乡官制”治理模式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治理措施所起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法律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活动。”这一规定(     
A.积极响应了国民党对外政策B.旨在建立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
C.彻底扭转了敌后抗战的困境D.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到1938年6月,晋西北组织起来的农民达20万人。在五台县,“工、农、学、商、妇、儿童抗敌会组织起来了”。五台县的一个村子里,“整个村庄成了一个训练基地。……华北和西北各地的男女青年到这里学习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由此可见,当时晋西北地区(     
A.践行了全面抗战路线B.实行了“三三制”的原则
C.群众成为抗战的中坚D.工农民主政权日渐巩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