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1年底,中共中央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党、民众团体脱离生产的人数必须缩减,务求全部脱离生产的人数不超过、甚至要少于居民的3%。中央军委也发出相应指示,要求全军整顿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扩大B.敌后根据地面临的形势严峻
C.整顿党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D.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流砥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概况(部分)

举办时间

名称

1938年1月

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

1939年1月

陕甘宁边区首届农业竞赛展览会

1941年12月

延安部队艺术学校实验瓷器厂陶瓷展览会

1943年3月

延安杨家岭供给商店小型毛织物展览会

1943年11月

延安保育院小学生产展览会

1944年3月

延安妇女合作社纺织品展览会

1944年12月

边区建设展览会

这些举措旨在(       

A.坚持自力更生积极抗战B.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践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2023-04-09更新 | 62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间,有几十位国际友人到访延安,他们向国际社会构建真实的中共形象和宣传中共理论,在《斯诺文集》《斯特朗文集》《史沫特莱文集》《毛泽东会见记》《红色中国的挑战》等著作中均有体现。这有助于(     
A.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认识B.国际社会全方位接触中国共产党
C.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D.认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 . 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
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
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2023-09-25更新 | 571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广大人民群众、部队、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都要开展必要的生产。之后,抗日根据地相继掀起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     
A.粉碎了日寇的疯狂进攻B.推动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C.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D.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2022-09-10更新 | 633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2-1944年的三年中,陕甘宁边区农民所交的公粮,1941年占总收获量13.58%,1942年降为1.14%,1943年降至不足9%。从1943年起,敌后各根据地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敌后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只占总收入的14%左右。这反映出抗日根据地
A.重视解决人民的民生问题B.为百团大战提供物质基础
C.获得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持D.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积极性
2022-06-05更新 | 1196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2年初,全国党员从抗战初期的约4万人猛增至80万人,党领导的军队57万人,新党员、新干部占90% 。由于抗战初期形势紧张,对新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还不够,迫切需要开展一次思想教育运动。这一运动主要旨在(     
A.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B.为相持阶段抗战服务
C.纠正王明的左倾错误D.揭露国民党内战阴谋
2022-08-04更新 | 1161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小学的劳动教育,比如完善小学劳动教育教材的编写,增加劳动教育课时,实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组织师生进行劳动实践等。此举意在(     
A.解决抗战物力匮乏的困境B.健全国民教育体系
C.培养新民主主义的劳动者D.唤醒儿童民族意识
2023-07-03更新 | 529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比例调查表(单位:%),表明当时(     
阶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其他
户数抗战前3.67.228.454.05.01.8
减租后2.46.738.047.02.53.4
土地抗战前29.521.029.519.00.80.2
减租后13.517.542.522.50.63.4
A.中华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B.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
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消亡D.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
2023-03-07更新 | 601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