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8年,山东根据地政府发行“山东币”,用市场必备物资取代金银直接与山东币挂钩。规定每发行100元币,即用其中50元来购买大米、棉花等农产品与生活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其余50元进入市场流通。这一措施(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稳定了山东币货币价值
C.打破了法币的垄断局面D.抵制了日伪的经济掠夺
2023-05-07更新 | 44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南建水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朝建立以后,儒学在云南广泛传播,建水文庙得以大肆修建。大成殿是其精华部分,供奉着孔子塑像。东西厢房祀奉先圣先贤79人、本地乡贤名宦及忠义孝悌之士75人。第二大特色建筑是明伦堂,系元明清三代建水地区的宫学讲堂,从这里走出去数千成万计的学子参加乡试、会试甚至殿试,经公开科考成为栋梁之材。数百年来,文庙笃守“耕读传家、修身报国”之信条,为建水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摘编自陈肠《建水文庙建筑装饰的文化含义》

材料二   193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南下、西迁,最后在昆明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办学近9年的历程中,联大师生虽然从没有摆脱过缺钱缺粮的困境,但始终昂扬着为国教书、为国读书的热情与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先后有约8000学子在西南联大就读,涌现出一大批一流人才: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5位院士和他们培养的几代专家学者。

——摘编自龙舟、黄翘楚《铭记联大历史赓续精神文脉》

材料三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也持续推进,全国上下开展了城市精神大讨论、道德模范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立足本职工作、默默奉献的杰出代表。人民教师张桂梅,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状况,在2008年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她坚韧纯粹、甘当人梯,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贯彻,极大地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精神,推动了良好社会风尚的进一步形成。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20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云南建水文庙兴建的原因并指出元明清时期选官制度的核心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南联大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桂梅老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原因。
2023-08-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农业已经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所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

——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国重工业仍有待发展的情况下,应先实现农业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将大机器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集体化道路打碎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显然不能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发展服务于工业。

——梁晨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推进农业合作社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合作化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
4 . 【劳动教育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陶行知出生于1891年,其青少年学习成长时期正值丧权辱国,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陶行知既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熏陶,也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教育。五四运动期间,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实业救国思想在他的心中萌发成长,他提倡以生利为主的职业教育。20世纪20年代,各类工厂的兴办,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专门劳动技能的人才。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兼具科学文化和劳动素养的人才。他于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工学团里以学校为据点,以生产为依托,以技能为目的,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适合的劳动者。陶行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认为劳动教育“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将教育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相联系,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

——摘编自金钰珍《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抗战时期,延安大学成为在高校劳动育人的典型示范。延安大学开学第一课就是劳动,自己挖窑洞,建宿舍,修缮学校基本设施。学校还在各院抽调四十五人到南泥湾开秋荒六百亩,创下一人一天开荒一亩二的高产纪录。在大生产运动中延安大学师生劳动积极性得到激发,科学耕作,努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到1943年基本实现了办学自给自足,还为边区政府上交救国公粮。同时,学校形成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精神面貌。

——摘编自刘函《延安大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1937194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述抗战时期劳动教育的意义。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认为大学是培养“硕学闳才”的场所,教育应该是为受教育者本体着想的,要立于国民的位置。蔡元培先生革新北大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改变学生的观念。教育学生在求学时要“抱定宗旨”,不将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大学不是养成入仕致富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而要求学生得真学问。致力于将学子培养成为具有高深学问的研究者和改造社会的中坚人物。他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对于人之个性培养的作用,并以“养成健全人格。提倡共和精神”来概括教育培养的功能。

——摘引自孔祥光《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高校迁往大后方坚持办学。然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华北联大却挺进到对敌斗争的最前线坚持办学,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当时,华北联大学生生源的来源十分广泛,他们的政治素质、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华北联大十分关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学校设立了政治指导处,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各院系设立政治指导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这些课程包括“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革命史”、“新民主主义论”、“解放区建设”等专题报告,比重约占全部课程的20%。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旧中国的教育和生活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摘编自王大广《华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历史贡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北联合大学的办学方针,分析中国共产党创办华北联合大学的历史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 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 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巳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   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 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例如《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改革文学;以贾平凹《高兴》为代表的关于农民工进城的文学书写。而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则设计了一个以世界、全球化为叙述空间背景的新故事.新时期文学在不断向外开放、学习各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同时,发起了“寻根文学” 的文学思潮,来重建当代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血脉关系,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

——摘编 自张丽军《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四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曾在1938年5月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哪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毛泽东发表这一言论意在
A.肯定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B.阐述相持阶段对日作战的方针
C.宣扬中共东北抗战的历史功绩D.批评正面战场的消极抗战态度
8 .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政治制度在各国实现社会治理这一基本职能时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华盛顿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代表们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联邦政府、同时又能充分保障自由这一难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和辩论……17879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没有人触动奴隶制,人们知道如果废除奴隶制,很多州就不会承认联邦政府。所以,美国是一个自由和奴隶并存的联邦,美国不仅保护了自由,也保护了奴隶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他们向西方学习,以西方制度为参照系……维新派一方面开民智,造舆论,大肆宣扬变法的必要和合理……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康氏公然宣布历代所尊奉的“古文”经典,都是刘歆所编造的“伪经”。此论一出,实乃思想界的“一大飓风”,动摇了正统派的根基。另一方面连续上书光绪皇帝,并争取到光绪皇帝下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颁布诏令。顽固守旧派宁愿对侵略者妥协投降,对变法维新派采取流血镇压的手段,谭嗣同也只有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来回应。

——摘编自张立文《论戊戌变法时代精神的精华价值》

材料三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进行第一次道路和制度设计的时期。在新民主主义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对民族复兴进行了制度设计。在政治上,构建起党领导的多阶级的统一战线性质的国体和政体制度,体现出制度上的巨大包容性;在经济上,构建起公有经济为主导的、包含多种经济成分在内的经济制度,体现出发展上的巨大包容性;文化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构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制度,体现出对“意义世界”创造的巨大包容性。

——摘编自任晓伟《延安时期在中共领导民族复兴百年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宪法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诏令”颁布的时间,并请选择阐述:①维新派“开民智,造舆”的主要途径及其作用。②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从“以西方制度为参照系”的角度,指出变法失败之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制度选择。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阐述抗日根据地在设计政治制度时所体现的“巨大包容性”及其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2-01-2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形势和处境进一步恶化,部分地区连年薄收,食粮空虚,加之自然灾害频发,边区财政入不敷出,人民衣食不足。1941年以后,日军将其主要力量用于巩固占领区,重点对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总力战”,实行野蛮残酷的“扫荡”“清乡”“蚕食”和“三光”政策,导致国内抗战进入严重困难局面。此外,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摩擦、武装包围和经济封锁。然而,广大抗日军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多种手段来发展经济,不仅成功地克服了困难,而且从困难走向了胜利。

——摘编自朱鸿亮《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发展了自主能力:初步掌握了现代化工厂、矿井、桥梁、水利建设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并在大批引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迅速组织起来了相关队伍和机构,自主能力大大提高。到1958年中国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已经能做到绝大多数建设项目靠自己设计。由于机械设备和钢材的自给程度大幅度提高,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我国已经能自行制造一系列设备,中国许多工业品开始出口,大批经济管理人才成长起来。因此,尽管1960年初苏联突然终止援助,使我国遭受了很大损失,但由于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消化、吸收新技术,发展了一定程度的自主设计、生产能力,进而奠定了初步工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摘编自董志凯《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引进吸收的辩证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减时期边区政府“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自力更生的措施及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雄主义是人类社会不断由野蛮向文明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集体意识的精神价值观,是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判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帝王英雄是维系大一统中国的象征。中国近代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谱写了一百多年中国从衰弱到崛起的悲壮历史,也讲述了无数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自称“鉴湖女侠”的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为反对封建专制建立共和政体献身,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的谭嗣同;有不畏死亡奋起抗日的赵一曼、杨靖宇、张自忠。

----摘编自潘天强: 《论英雄主义--历史观中的光环和阴影》


围绕英雄精神,自拟论题,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主题明确,不能简单重复材料内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06-2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