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毛泽东曾说:“1940年到1941年,边区曾经弄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纸,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但到1944年底,边区粮食产量达到了“耕三余一”或“耕二余一”,日用工业品甚至还有少量出口到边区外。这一变化得益于(     
A.国际社会提供的广泛支持B.发展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
C.土地改革运动的蓬勃开展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2 . 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根据《新疆日报》及其他可见史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晚期至40年代初期新疆地区戏曲演出活动频繁,《新小放牛》《李长胜上前线》《一·二八上海抗战》《血战卢沟桥》《消灭汉奸》《热血》《保卫祖国》等剧均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这些演出活动(     
A.得益于报纸杂志的广泛宣传B.体现了戏曲的革命性变化
C.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的力量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后,苏区教育方针指出:教育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要为工农群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时提出的革命文艺方针与此基本一致。1933年,高尔基戏剧学校在瑞金成立,师生经常配合革命活动进行演出。

——摘编自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材料二   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方针调整为“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创建于延安,其办学目的是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后创作演出了《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作品。

——摘编自郝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火中的高等院校艺术教育》

材料三   1953年,文化部召开第一届全国艺术教育会议,提出高等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般文艺修养、精通业务知识并掌握业务技能”的人才,并制定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方针,要“发扬民族艺术,学习苏联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音乐干部”。

——摘编自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艺术教育方针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发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并谈谈你对艺术教育方针调整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大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东方诸经济落后国的运动,若不得贫农群众的协助,很难成就革命的工作。”他已经认识到:“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之基础,农民至少占全国人口60%以上,其中最困苦者为农民中占半数之无地的佃农。”

——摘编自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相继制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土地问题决议案》等,对土地革命的一些具体政策做出规定。到1931年春,苏区中央局发出通告,明确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由此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土地改革方案。

——摘编自梅黎明《峥嵘岁月—井冈山斗争与中国革命》

材料三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提出:一、承认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应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以便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摘编自赵鲲《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百年回顾与启示》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改革开放简史》

(1)解释材料一中“若不得贫农群众的协助,很难成就革命的工作”。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井冈山时期和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异同。
(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明确指出了包产到户的效果,打消了一些人的担心。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论断的史实依据。
2023-11-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表:1938年11月前后晋察冀边区解决军粮供应的办法
征收原则征收方式交粮途径
1938年11月前县合理负担并向下摊派用现金向县购买村→乡→县
1938年11月后村合理负担按财产收入分级征收分储各村

据表可知,上述变化(     
A.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行政效率B.增强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
C.适应了游击作战的现实需求D.践行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2023-03-24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较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谈判、政协及其通过的各项决议,为中国的发展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一度激烈的国共内战在关内基本上停止了,政协为中国提供了这样最可珍惜的宝贵机遇,为中国带来了和平的新气象……战后国内和平的基础是脆弱的,和平已远离中国大地。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结合相关史实对材料一中的观点进行解释。
(2)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的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图一、减租减息                         图二、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有一个谜……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摘编自邓贤《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


(3)根据材料三,为什么“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2023-10-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军事作战中弹药是必不可少的,如表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弹药来源与消耗情况。下述变化(        
时间主要途径消耗情况
1937~1939年购买、缴获和国民政府发给弹药获取大于消耗,有大批积存
1940~1942年缴获、自造和购买弹药积存锐减
1943~1945年自造、缴获和购买获取逐渐多于消耗
A.说明根据地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B.缘于革命统一战线日益扩大
C.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深受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影响
9 . 读图可以明史,下面6幅图片是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生产关系历次变革调整的见证。
   
   
   
(1)结合材料图片1和2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两个不同时期对地主政策有哪些调整变化,并概括各自的影响。
(2)结合材料图片3、4、5、6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对农村生产关系又进行了哪些调整变化?简要阐述你对这些政策调整变化的认识。
2023-07-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中共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21月,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25%,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对富农的办法等同地主,故在实行减租减息后,又得交租交息。这就是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具体内容。

——摘自1942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1947年夏,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

——摘自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的三次变化


         
图 1 土地改革(1952) 图2 农业合作化(1957) 图3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

材料四新时期以来,中共中央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1978年底,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198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20033月《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步入法制化的轨道。201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这两个时期土地政策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分析三次土地政策内容的变化。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的新内涵,并概括新时期土地改革的特点。
2023-05-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