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一直力图回答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一时代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参与者,共产党人林伯渠,后来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专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也要完成现代化。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1)阅读材料一,指出“此路不通”中“路”的含义?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后“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的原因,阐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含义。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在经济上进行的实践。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怎样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使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已经作了初步规划。1953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国开始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复杂、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开局良好,同时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过曲折和失误,经过纠正错误总结经验的“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及其他各领域的调整,国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国家赖以推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依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历史任务说明“作了初步规划”,并概括1956年实现的“社会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良好开端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并概括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的有益借鉴。
2022-05-23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009·上海·高考真题
3 .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2022-04-14更新 | 1363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4 . 王人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诞生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他意在强调《共同纲领》
A.是各股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B.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局限性D.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5 . 毛泽东同志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此次站起来了。”这次会议
A.出台了新中国建国纲领B.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明确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6 .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激起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不懈探索。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②“自强”“求富”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中华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2022-02-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天安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已经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它见证了
①1919年的爱国革命运动
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③1935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 下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C.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D.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9 . 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天安门见证了
①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
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③1935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温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上,在中国的出路问题上,曾有过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虽然“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但是在中国近代探索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出现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破产,中国需要新的建国方案

事件内容
1921年中共一大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7年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建立工农兵手工工人城市贫民代表会议政府”
1935年瓦窑堡会议
1936年9月
把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
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各革命阶级)
1945年中共七大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9年政协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义即人民民主义国家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935-1936年共和国方案变更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二,结合中国革命历程,谈谈你对近代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认识。
2021-1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