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春,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499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这在当时有利于(     
A.新政权的建立与巩固B.激励抗美援朝将士
C.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D.击退外来武装干涉
2023-08-12更新 | 12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等3地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上述论述应出自下列文件中的(     
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论十大关系》
3 .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其第二步的重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推翻国民政府
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改造
4 . 据下图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4年少数民族学生讨论宪法草案
A.人民能够当家作主B.各民族空前团结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社会普法力度大
5 . 如图是新中国第一枚“国印”,镌刻完成于1949年10月31日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枚印章(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是人民政权的真实见证D.标志世界历史进入新纪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的人口问题最早可追溯到江户时代后期的人口停滞。明治时代以后,随着产业革命的推进和东亚战争的爆发,天皇鼓励生育,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大正时代(19121926年),人口增长率达到最高值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后,缓慢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引起统治者的恐慌和担忧,如何迅速扩张人口成为施策的重心。总体说来,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口转变已经大致完成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此后开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

——摘编自郑亚楠《近代日本人口政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经历了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增长放缓阶段。1970年左右是构成中国人口变动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在这个节点之前,死亡率有着明显的下降,从20%下降到了10%以下,但是出生率的水平却维持在30%〜4O%的高位。这构成了我国人口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即由于死亡率的下降所带来的人口转变。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死亡率已经降到较低的水平,我国的人口变动表现为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面貌。出生率很快从3O%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2O%。20世纪90年代时,生育水平已经下降到人口的更替水平以下,人口的总体生育率下降到低生育率的水平。

——摘编自任远《新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日本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
7 . 冬学是指农村充分利用冬季的空闲时间开办的季节性学校,如表是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部分冬学教育主题,据表可知冬学的目的是(        
时间冬学教育主题内容
1949年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解释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
1952年宣传三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开展“爱国增产生产合作及社会主义的前途教育。”
1953年宣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教育。
1955年宣传农业合作化的思想以及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B.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C.增强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促进民众自我觉醒
8 . 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一时间,各行各业纷纷团体定购,以作为单位学习和奖励馈赠之用;各地新华书店也出现排队购买的现象。不久,干部和群众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演讲会及撰写学习体会等形式展开热烈交流。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B.政府重塑社会意识形态的成就
C.人们对中国发展前途的关注D.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9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中,共产党员占比44%,民主党派占比30%工人、农民和无党派人士占比26%。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六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占了半数。在政务院的21位部长中,有10位是党外人士。由此可知,新生的人民政权(     
A.具有广泛的民主性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