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时期化学肥料国内生产和进口情况。表格数据说明
A.“大跃进”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B.我国化学肥料生产速度最快
C.工业体系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D.农业已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
2021-07-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49年、1957年全国城市分布简表。由表格信息可知,建国初
时 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9年69个50.7%54个39.7%13个9.6%
1957年73个41.5%73个41.5%30个17%

A.城市地域分布趋向合理B.城乡差距在逐步拉大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D.城市化水平世界领先
3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1920年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吨
30000吨
1936年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吨
556347吨
增长率
9.4%
7%
9%
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二
产品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 9
27.8
144.8
65.2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498.0
4938.0
9.2
42.1
59.5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49.6
143.8
97.6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5.8
418.1
283.6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表格,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为1953-195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据此可推知(     

国家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西德

法国

日本

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18

11.6

3.6

3.8

10.1

7.9

15

A.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得到较好的贯彻
B.“一五”计划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
D.“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基础很薄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展开工业化建设。下表为工程项目分布与投资情况表。
区域工程项目计划投资实际投资
数量比重%资金数额/万元比重/%资金数额/万元比重/%
东部96.00524332.59534582.72
中部3724.6860472729.9048726224.84
西部4832.0057976228.6755110128.09
东北5637.3478525638.8286951444.34
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     
A.工业布局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B.社会主义改造稳步推进
C.东部地区受战争影响出现衰退D.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2023-12-2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五象校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人口属性男性女性18岁以上18岁以下汉族各少数民族城镇乡村
比重51.8248.1858.9241.0893.946.0613.2686.74
A.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B.为加快基层民主建设做好准备
C.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D.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依据
2022-11-19更新 | 424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7月10日首任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民国教育与君主时代之教育,其不同之点何在?君主时代之教育方针,不以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用一个人主义或用一部分人主义,利用一种方法,驱使受教育者迁就他之主义。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在他看来“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

——摘编自张天搓《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1952—1953年间,新中国以高校为主体开展了轰动一时的院系大调整运动,逐渐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表为全面调整工作结束后,各类别高校的数量变化情况。


——摘编自刘金霞《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倡导的民国教育方针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初期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校院系调整的原因。
2023-12-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4届高三12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反映的是“一五”时期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化的情况,据下表可知:(       

年份

工业总产值(亿元)

产值(亿元)

比重(%)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

450

282

168

62.7

37.3

1954

515

317

198

61.6

38.4

1955

534

316

218

59.2

40.8

1956

642

370

272

57.6

42.4

1957

704

387

317

55

45


A.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B.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C.摆脱了工业落后局面D.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2022-08-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一五,计划前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情况。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时期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2982.5%11.0%2.5%
195672.7%12.5%10.8%
195716.3%18.1%19.1%
A.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C.农轻重比例出现严重失调D.农业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10 .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成就。这个时期是
项目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
安徽佛子岭水库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鞍山钢铁公司新中国首次生产出大型钢材和无缝钢管
武汉长江大桥创造了当时世界最新的“大型管柱钻孔法”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