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70年大事表(部分)

时间

代表性事件

1949— 1959年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 10月);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7月)

1960— 1969年

周恩来访问亚洲六国(1960年4月至5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 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1968年年底)

1970— 1979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考(1977年8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7月)

1980— 1989年

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1月);法定教师节确立(1985年1月)

1990— 1999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香港回归(1997年7月);1998年抗洪 抢险(1998年夏)

2000—2009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年10月);成   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2005年8月)

2010—2019年

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2013年6   月);“精准扶贫”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1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 (2015年4月);首艘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4月);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坛(2017年5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10月);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5月)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新中国七十年大事点读(特别策划)》等整理


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代表性事件。任选一个阶段,围绕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或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并另举史实加以阐述。(要求:阶段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10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

《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1919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结合材料二的信息,说明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成功与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这一成就在经济、政治和国防等方面的意义。
3 . 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美国
(1950 年产量)
印度
(1950 年产量)
钢产量2.37千克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完成了土地改革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实施了“一五”计划
4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生铁
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
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958683吨556347吨
增长率9﹒4%7%9%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材料二
产品名称单位按人口平均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
电力7.9219.51144.6514.927.8144.865.2
原煤公斤83.0761.03498.04938.09.242.159.5
生铁公斤1.784.4244.5165.949.6143.897.6
公斤0.995.3376.3255.2105.8418.1283.6
棉布公斤7.3420.2861.4270.382.88.4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材料一、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
2017-02-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为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
年份1950年1951年1952年
比重39.6%22.7%31.3%
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
C.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D.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
2024-02-28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在我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表是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表述。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根据上表中所蕴含的有关“现代化”信息,整体性提取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 .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成就。这个时期是
项目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
安徽佛子岭水库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鞍山钢铁公司新中国首次生产出大型钢材和无缝钢管
武汉长江大桥创造了当时世界最新的“大型管柱钻孔法”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8 . 下表为“1957年与1952年相比总产值提升统计图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发展B.侧重重工业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急躁冒进倾向在经济领域比较严重D.各地农民在此阶段发展中获益最多
9 . 下表是《中国1953-1956年经济数据统计表》。从该表的信息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953年1956年
国家计委统一管理、直接下达指标的产品115种308种
国务院各部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2800多个9300多个
国家统配物资33种342种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优势
B.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成效明显
C.一五计划推动了经济较大发展
D.国家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10 . 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这反映了“一五”计划
国民经济各部门总计工业建筑业地质
勘探
农林水
利气象
运输
邮电
商业饮食
服务和物
资供销
科教文卫和
社会福利
城市公
用事业
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588.47250.2621.5414.3641.8390.1521.4044.5614.43
占投资总额的%100.042.53.72.47.115.33.67.62.5

A.促使国民经济全面发展B.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服务于社会现实的需要D.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