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其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3-07-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其第二步的重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推翻国民政府
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2023-06-21更新 | 6174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新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电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下列成就中,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葛洲坝水电站初步建成D.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收入中有69.4%来自国营经济的上缴利润,国外的贷款占总收入的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担负设计的工作量有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有30%~50%。这表明我国的“一五”计划(     
A.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先进性
C.完成了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造
D.体现了一定的“自力更生”精神
2023-06-01更新 | 35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下面是1949年—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头条文章。见下表

1949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文章目录   

年份文章
1949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1950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
1953社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1954社论《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1956社论《为全面的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
1961社论《团结一致,依靠群众,争取世界和平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1967社论《把无产阶级大革命进行到底》
1978社论《光明的中国》
1979《告台湾同胞书》和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1981社论《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1986万里发表《总结经验坚持改革》
1998元旦致辞《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2001江泽民致辞《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
2004胡锦涛发表新年致辞《创造世界和平繁荣的美好明天》
2021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1年新年贺词》

——党史党建研究

阅读材料,从《人民日报》元旦头条文章中任选两篇,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
7 . 下图为1949   1956年《人民日报》“战争”“和平”与“建设”三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国家工作重心的调整B.国际形势的根本转变
C.政府对外方针的改变D.外交环境的全面好转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毛泽东《论新阶段》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5-19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根据1953年《选举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在人口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选民登记工作,共有323809684名选民进行了登记,占进行选举地区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随后,在全国基层单位进行选举,参加投票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据此可知,1953年的选举(       
A.助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B.践行了人民民主原则
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2023-05-17更新 | 297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3年,我国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带来通货膨胀隐患。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推出优待储蓄、控制信贷规模等措施,但1954—1955年我国GDP增速均值降到5.6%。1956年财政部门增加了财政支出,GDP增速快速反弹至15%。1954—1957年,我国的GDP增速均值为9.4%。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正处于国民经济建设恢复时期B.财政政策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C.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D.经济政策已经进入成热阶段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