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影响。
2020-08-05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截至1957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千米,比1952年增加了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国民经济的恢复
C.“八字”方针的提出D.三大改造的完成
3 . 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   1952- 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导致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4 . 1953—1956年和1979—1992年,在国内经济史学研究中都被称为“过渡时期”。关于两个“过渡时期”的相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B.外资企业从无到有
C.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D.都实行单一公有制
5 . “一五”期间的建设项目,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06个民用工业企业,东北50个、中部32个;44个国防企业,中西部地区35个。由此可见,该布局
A.突出了东北工业中心地位B.兼顾了资源分布与国防要求
C.照搬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D.强调了国防建设的核心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2020-07-11更新 | 5698次组卷 | 6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
(3)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方针政策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阐述这次重大调整的重要作用。
2020-06-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材料三: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构想为基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留下每代人智慧烙印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简述中国近代“自强运动”初期的主要表现。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自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的?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9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大跃进运动迅速展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名校
10 .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9-12-17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