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试车成功》(1953年)

图2《看我们社里增加的财宝》(1957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图像证史的角度赏析图片宣传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

——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70年大事表(部分)

时间

代表性事件

1949— 1959年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 10月);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7月)

1960— 1969年

周恩来访问亚洲六国(1960年4月至5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 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1968年年底)

1970— 1979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考(1977年8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7月)

1980— 1989年

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1月);法定教师节确立(1985年1月)

1990— 1999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香港回归(1997年7月);1998年抗洪 抢险(1998年夏)

2000—2009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年10月);成   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2005年8月)

2010—2019年

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2013年6   月);“精准扶贫”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1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 (2015年4月);首艘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4月);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坛(2017年5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10月);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5月)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新中国七十年大事点读(特别策划)》等整理

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代表性事件。任选一个阶段,围绕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或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并另举史实加以阐述。(要求:阶段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下表为我国1952—1964年轻重工业生产指数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
轻工业65553452
重工业35456648
A.“八字方针”提出后工业朝良性发展
B.“一五”计划使得消费指数有所上升
C.工业建设一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大跃进使得重工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
2023-09-0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供销社这个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经济产物,曾关乎着每个家庭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供销社:时代的烙印

木柜台、玻璃橱、五花八门的商品……这是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一个典型的供销社场景。每天凌晨,养殖户们把猪肉运到供销社门口,售货员确认好肉的重量后,把肉搬上摊位……待一切准备就绪时,外面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大家都高举着肉票,身子一个劲往前倾,唯恐少了自己那份。每天都有小孩跑到供销社里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各种零食。然后在某一天,父母终于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到柜台前给他买一颗糖果,或者一块糕点,孩子就像是捧着宝贝似的,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炫耀一番,那种幸福感停留的时间可远远长过糖果的甜味。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时代,供销社几乎就是人们获取物资的唯一途径。而且只能是凭票购买,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就连买烟都得需要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资也开始丰富起来,慢慢地,大家不用再凭票买东西了。1988年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类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供销社的辉煌时代终结。

结合史实,对新中国成立后供销社的兴衰进行阐释。
2023-07-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1951一1957 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情况如下表所示。此表可用于研究当时(     
时间 \年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
初级社社数30040001500011400063300021600035000
每社农户数12.315.718.120264844.5
高级社社数110150200500540000753000
每社农户数30184137.358.675.8198.9158.6
A.农业经济的恢复状况B.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
C.人民政权的迅速巩固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2023-07-14更新 | 39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12—1927年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D.1978—1992年
2023-07-10更新 | 321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2023-06-21更新 | 6221次组卷 | 31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列出信息,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6-20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中提炼三条信息,围绕“新中国的农业生产”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立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2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