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70年大事表(部分)

时间

代表性事件

1949— 1959年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 10月);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7月)

1960— 1969年

周恩来访问亚洲六国(1960年4月至5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 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1968年年底)

1970— 1979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考(1977年8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7月)

1980— 1989年

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1月);法定教师节确立(1985年1月)

1990— 1999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香港回归(1997年7月);1998年抗洪 抢险(1998年夏)

2000—2009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年10月);成   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2005年8月)

2010—2019年

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2013年6   月);“精准扶贫”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1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 (2015年4月);首艘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4月);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坛(2017年5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10月);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5月)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新中国七十年大事点读(特别策划)》等整理

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代表性事件。任选一个阶段,围绕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或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并另举史实加以阐述。(要求:阶段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55年第一季度末,国家计划委员会与中央燃料工业部联合指示,上海电业管理局自1955年第一季度起在上海地区试行电力分配,达到节约用电之目的,并于第三季度在京津唐地区继续执行电力计划分配,继而陆续在全国铺开。此举为了(     
A.推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B.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C.促进增产节约运动开展D.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2023-09-09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4年1月,在北京展览馆的建设工地上,当工程进入冬季施工最紧张的时候,18名青年团员自发地成立木工青年突击队,以181个工日完成原计划478个工日的任务。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青年木工技术水平高超B.社会主义社会的氛围良好
C.“左”倾的错误有所抬头D.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9年,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通过决议,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五一”劳动节。表5体现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劳动节的重视。

时间

内容

1927年5月1日

中共发表《告中国民众书》,提出:“今年中国工人阶级的‘五一运动’,绝不仅是宣传示威而已,中国工人阶级已经要力争自己阶级利益的保障,用自己的力量保障革命的胜利和工人阶级的利益。”

1939年4月12日

《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职工运动与“五一”工作的决定》提出在“抗战中去解决工人实业、饥饿的问题,以增加抗战建国的力量”

1948年4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促成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方针

1950年4月29日

刘少奇在“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劳动者是文明的创造者,劳动者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们”

1961年5月1日

毛泽东指出“工人要有革命骨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1984年5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一部分,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把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两个阶段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2)从表中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各选一个时期,对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进行合理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3年钱大昕创作的年画作品《把自己满意的人选出来了》。下图描绘的是当选者胸前戴大红花与大伙见面的场景,该年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B.人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
C.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D.人民群众参政热情高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党带领全体人民孜孜以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的中国特色。

——摘编自2022年9月27日党建网

材料二: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



结合材料,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1952-1956年全国各种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①和④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成分
1952年1.50.719.171.86.9
1956年53.47.332.27.1
A.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C.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农村治理路径明显变化的60年,最能反映这场变革的是农村治理方式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然是一个分散的乡村社会,国家就借助土改和合作化运动把家庭从旧的地方束缚中部分地解放出来,开始了由互助组和初级生产合作社到建立新联盟的过程,初步建立乡、村基层政权,呈现乡、村政权并存。国家在农村诸多力量博弈中的全面获胜则以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的实施为标志。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农村社会的治理转向村民自治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中,国家的行政管理权收至乡镇。乡镇以下的村则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己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村级公共事务由本村村民自我管理。1982年村民自治写进了宪法,自1983年到1985年,全国基本完成了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工作。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的性质和地位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

—摘编自戴玉琴、高广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模式变迁的路径、影响和走向》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农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特征。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新中国农村治理模式变迁的因素。
9 . 下表为我国1952—1964年轻重工业生产指数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
轻工业65553452
重工业35456648
A.“八字方针”提出后工业朝良性发展
B.“一五”计划使得消费指数有所上升
C.工业建设一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大跃进使得重工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
2023-09-01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北京市1953年住宅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2.4%,1954年为9.3%,1955年为6.6%,1955年住宅投资额仅为1953年的61.8%,1955年新增住宅固定资产总值仅为1953年的78%。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困难B.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
C.北京人口减少D.抗美援朝斗争的进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