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

材料二: 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 年满十八岁, 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及文化程度的差别,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有精神病的人和依照法律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除外。

——百度百科

(1)结合时代背景,阐述材料一、二、三中“选举权”内容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材料三中选举权变化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2023-02-23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十九世纪,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棉纺织品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为了生产廉价的棉纱和布料,欧洲人开始利用奴隶在中美洲种植棉花,曼彻斯特的棉花进口和利物浦的奴隶贸易同时兴盛。美国南部奴隶制种植园成为全球棉花产业最大的原料产地。印度也从一个既能种植原棉又有高超纺织技术和销售市场的经济区域,变成了单一的种植区域。亚洲、美洲和非洲的农业生产者被整合到全球性的棉花帝国里。

材料二   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营。起初,这个行业发展缓慢。到1896年,全国只有12家工厂,拥有41.2万支纱锭。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工厂建设热潮,1914年以后中国棉花生产的增长确实是世界上最快的。到1925年,全国有118家工厂,配备有300多万支纱锭。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了65.6万吨棉线,比前几十年有了显著增长。棉花产量大幅度增加,棉花制造业开始腾飞。到195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棉纱生产国,产量是英国的2.5倍。1983年,有327万吨棉产品从大型国有棉纺织厂流出。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棉花帝国”?
(2)中国近代以来,棉纺织工业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阶段,概括说明其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原因。
2023-02-1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49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参阅1936年苏联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中国1913年、1946年宪法等之后提出、经专家和全民讨论后修订的。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第六条   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

第十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

第十一条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点及其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的历史作用。
2023-02-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2年,临时中央政府指出消费合作社是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抵制资本家的剥削和怠工,保障工农劳苦群众利益的有力的武器。1933年,中央苏区消费合作总社在江西瑞金成立,下设闵、赣两个省17个县总社,1140个分、支社,拥有29.5万名社员、322万元股金。消费合作社以“保证军需开用,支援革命战争”为己任,积极发行各种债券和股票,广泛吸纳民间闲散资金,有力地推动了苏区经济建设。

——摘编自《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材料二   建国初,刘少奇提出,供销合作社是经济工作,要通过供销业务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也是政治工作,要引导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里来。中央陆续出台《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章程(草案)》《农村供销合作社章程准则》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了各地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广泛发展,1952年底,广大农村地区的供销商业网络,逐步取代农村私商成为农村物资交流的主渠道。

——摘编自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消费合作社”和材料二中“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相同点。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二中“合作社”职能变化的原因。
2023-02-04更新 | 34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     1962年版第三套1元面值人民币上的“东方红”拖拉机

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币的壹元面值纸币上那个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原型人物是粱军,而她驾驶的拖拉机就是“东方红”拖拉机。1947年,17岁的粱军进入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就读。在校期间,梁军积极报名参加拖拉机培训班,她驾驶着从苏联进口的拖拉机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5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国家也开始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发北大荒。梁军也成为了北大荒建设队伍中的一员。195911月,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刚刚投产,就向北大荒国营农场运送了第一批13台“东方红”大型拖拉机。黑龙江省政府找到梁军,希望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开第一台中国制造的拖拉机。

——摘编自胡铁华《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

材料二


2《我家买了大金牛(拖拉机)》(1985年,汪苗作)

大约在1985年前后,我们老家几乎每个庄上都已经有了私人拖拉机,做为改变传统农耕方式的先行者活跃在田间地头。能拉麦能打场,农闲时还能跑短途运输或搞个体加工,都能挣来大团结。1988年春,我家也从县城买回一辆手扶拖拉机,是郑州第二拖拉机厂出产的红卫12匹。样式就和宣传画《我家买了个大金牛》中的拖拉机一样。拖拉机买回来后,不到半年时间,我家又配套了除了收割机之外齐全的农机具。此后,农户个人购买小型拖拉机的热情异常高涨,不少农民持币待购。大中型拖拉机市场需求下降之后,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拖拉机厂也兼产和转产小型拖拉机。再后来,小四轮拖拉机日益进入农家,甚至有些地方出现顺口溜“家有小四轮,媳妇才进门”。

——摘编自胡清涛《我家的那台手扶拖拉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方红”拖拉机诞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0年代后拖拉机使用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02-0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农业合作社规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在美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2年美国农产品总量的80%以及出口农产品总量的70%均来自农业合作社。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合作社正是由拥有农场所有权的农场主在非营利的基础上为提供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经济组织,是自有自享的法人团体。美国农业合作社类型众多,主要可分为供销合作社、服务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三类,美国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形成了“新一代农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在立法、资金、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农业合作社很大的支持,同时美国还有比较完备的农业保险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和私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种类多样的农业保险,大大降低了农业合作社的市场风险。

——摘编自赵冉、苏群《美国、日本农业合作社发展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作为继土地改革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运动使中国在基本还处于半封建的状态下,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如胡绳所说:“这无论如何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我国在引导农民由个体经济转向合作制经济的时机选择上并不成熟,加之在运动中注入了太过明显的政治因素,以致合作化运动中一再产生重大偏差,但是这并不是合作制经济本身的问题……并不代表着合作制经济本身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这恰恰是值得我们今天深入总结历史教训的关键点,也为我们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经济提供了诸多启示。

——摘编自张勇《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反思与启示》

注:材料出处中“建国”应为“新中国成立”,为尊重原文,故不做改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农业合作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是“重要的里程碑”的意义,并分析“重大偏差”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的启示。
2023-01-2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大项目之一。基址位于长春市西南孟家屯火车站北侧,1953年7月15日奠基建设,1956年7月15日建成投产,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街区内建筑以50年代低层建筑为主,风格独特,厂区建筑主要为厂房及配套建(构)筑物,生活区内建筑以住宅院落形式布局,空间尺度宜人,层数为3~4层。表现为清水红砖墙、木屋架、坡屋顶、翘檐斗拱出橡、瓦屋面、红砖绿檐灰瓦相映。







——摘编自莫畏、王轩哲《城市复兴视野下的长春一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研究》等

材料二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参考)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可以确定为历史建筑:

(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相关联;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上具有代表性;

在某一行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

具有纪念、教育等历史文化意义。

(二)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反映一定时期的建筑设计风格,具有典型性;

建筑样式与细部等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反映所在地域或民族的建筑艺术特点;

在城市或乡村一定地域内具有标志性或象征性,具有群体心理认同感;

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三)体现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

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反映当时的建筑工程技术和科技水平;

建筑形体组合或空间布局在一定时期具有先进性。

(四)具有其他价值特色的建筑。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参考)》,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申报说明。
9 . 工业布局对于各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地区经济发展变异系数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情况,数值越大,差异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中国工业总产值地区变异系数变动趋势图(1952-2008年)

材料二各时期沿海与内地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单位:%)

地区“一五”
时期
“二五”
时期
1963——
1965年
“三五”
时期
“四五”
时期
“五五”
时期
“六五”
时期
沿海36.938.434.926.935.542.247.7
内地46.856.058.364.754.450.046.5
注:由于全国统计购置的机车车辆、船舶、飞机等投资,未划到地区内,因此沿海
与内地投资比重之和小于100%。

——陆大道等著《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表4东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比较(单位:%)
年份全国东部中部西部
198818.0828.616.175.83
199631.0246.299.7111.40
200457.9587.9911.8512.85

——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

提取材料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现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发展趋势进行阐释。
2023-01-1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思想家观点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荀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材料二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富者田连阡陌”;……中国共产党在''改 地换天”的过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赵俪生文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老子在天人关系上的追求。在老子看来,天 地人关系中的“有”和“无” “难”和“易” “福”和“祸”都可以相互转化,其据以 分析的方法论是什么?概括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庄子崇尚怎样的精神境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于“帝王之制”“改”的是什么? 为了改变小生产状态,“改地换天”的新中国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用一句 话概括“改造”的内涵。
2023-01-0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