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2020-01-10更新 | 195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段考历史试题
2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2020-01-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其收入完全归社员个人所得;恢复自留地制度(社员可以长期使用的小块集体土地);社员家庭和个人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集市上出售。以上措施表明当时
A.中央初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B.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C.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得到了克服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4 . 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表现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5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47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2019-09-27更新 | 29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涡阳四中高一第五次质检历史试卷
7 . 1956年11月,周恩来在八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说,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人民谋长远利益。但如果不关心人民的当前利益,要求人民束紧裤腰,那么人民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即使重工业发展起来也还得停下来。材料体现当时中国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面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
D.左倾政策挫伤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8 .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9 . 1961年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据表中信息推断最合理的是
时间会议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
1961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
1961年8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1961年10月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B.农业合作化造成严重后果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D.中央已着手调整国民经济
10 . 新中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词语。下列流行词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
B.市场经济----20世纪60年代
C.个体户-----20世纪80年代
D.安居工程------20世纪90年代
2019-07-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