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指示,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凡是国家统购和委托收购范围以外的农副产品,以及完成统购任务和履行收购合同义务以外的多余产品,都可以通过这个市场自由买卖。这一指示
A.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B.提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只适合农民个人交换D.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 . 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实行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麗林)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首先证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2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中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
(2)概括材料二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2021-04-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评论道:“这次会议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人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该学者评价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七千人大会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6 . 下图所示为某年《四川青年报》的头版(局部),其中一篇文章中写 道:“这个青年种植组去年种稻亩产万多斤的事实……是完全能 够实现的。”与该报道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承包运动D.第一个五年计划
2021-03-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政策中,党中央把农业放在首位,要求以农业为基础,面向农业,支援集体经济,各行各业从各方面尽一切可能挤出劳动力充实农业战线。这些政策的实施是
A.新时期农业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B.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的自我纠错
C.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出现的冒进倾向D.新中国初期恢复经济的必要之举
2021-02-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
A.国际形势不断缓和的结果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结果
2021-02-09更新 | 575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政策中,党中央把农业放在第一位,要求以农业为基础,面向农业,支援集体经济,各行各业从各方面尽一切可能挤出劳动力充实农业战线。这些政策的实施是
A.新中国初期恢复经济的必要之举B.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出现的冒进倾向
C.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的自我纠错D.新时期农业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