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1958年至1961年,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1965年,国家财政收入473亿元;支出466亿元;收大于支7亿元;并且还清了外债;高价商品都已为平价;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造成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战略的调整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国家工业化推进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2 . 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实施的历史背景是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3 .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人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5 . 下图图示最能体现下列哪一运动的内容
A.三大改造B.“一五”建设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
2021-06-2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06-11更新 | 167次组卷 | 44卷引用:【区级联考】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检测卷
7 .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工作第一线,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雷锋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
8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政治运动干扰生产活动
C.响应“大跃进”的号召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
9 . 1958年10月下旬,《湖南日报》登出浏阳红专人民公社稻谷亩产3.3万公斤和红薯亩产28万公斤的最高记录。此后,湖南各地媒体纷纷登载粮食“高产卫星”,出现诸如“地的产量是人的胆量决定的”等宣传语。当时的媒体宣传
A.称颂了“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B.表明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改造
C.赞美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反映了人们改变落后面貌的渴望
10 .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了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其中,我们熟悉的“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属于哪一时期的楷模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2021-02-0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