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二战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与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内容出处
1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常态《西方经济学史》
2苏联模式在战后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随后暴露出诸多问题,促使东欧和中国等国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发展研究》
3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尝试引入市场机制,但未能摆脱经济困境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
4

中国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
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国家也吸收了社会主义的某些理念和实践《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6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与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研究》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1979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队到广东指导省委起草“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有关报告。7月,中央下发文件原则上同意试行广东提出的“财政大包干”方案。该方案为后来的“先走一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成本。“先走一步”指的是(     
A.土地改革B.包产到户
C.国企改革D.设立经济特区
2024-05-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3 . 以下片段是小明在历史课上的笔记,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
4.沿海沿江沿边内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发展
C.“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D.中国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7月,广州清远氮肥厂等企业开始试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等激励措施,随后清远全县17家国营企业推广,三个月后利润增长35%。19794月,清远县增强县经委权力,直接管理国营工业企业的产销等事务。6月,广东省财政局和劳动局对此做法提出异议,但在8月的会议上,习仲勋等领导鼓励解放思想。广东省委决定试点推广清远经验,尽管部分领导持保留态度。19807月,习仲勋对清远做法给予好评,7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推广该经验,《人民日报》等媒体亦进行报道。19813月,国务院全国推广“清远经验”。

——摘编自欧大军《“清远经验”述记》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析“清远经验”的推广历程。
2024-05-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1984年《蚌埠日报》发布的商标通告,这体现了(     

A.企业市场意识的增强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以健全
C.现代企业制度已形成D.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2024-05-03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如表,导致1978—1984年中国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农业各项指标增长(1978—1984)单位:万吨
1978年1980年1982年1984年1984年比1978年增长1978年至1984年年平均增长
农业总产值(亿元)1397192224833214130%14.9%
粮食3047732056354504073133.6%4.9%
肉类85612051350154080%10.3%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取消农业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C.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和大型农业机械使用
D.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实施
2024-04-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下列选项中,与此论断无关的史实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出席万隆会议C.加入世贸组织D.设立亚投行
2024-04-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周刊》(TIME)杂志创立于1923年,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时评精彩,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时代周刊》一直持续对中国的关注,建刊100多年来,共计130多次将中国人作为该刊物的封面人物。下列两幅图分别是1979年1月1日的封面和1984年4月30日的封面。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历代王朝把注重基层治理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材料二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客户没有田产,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

——摘编自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蓬勃推进。这一伟大变革,一方面使农民群众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项求,以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管理缺位和村庄无序状况。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人大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我国基层民主重新获得发展,增强了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俞慈珍《民主视域中的基层群众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中“重功利而轻伦理”的政治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从社会关系和基层治理角度,分析宋代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伟大变革”是哪一个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概述村民为“改变基层管理缺位”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23-11-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农业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产生,并延续至今。它诞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的选择,即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农产品商品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农业经营往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集中式的大规模农业生产较为少见。传统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延续往往依靠的是代际传承,这造成传统农业知识体系更新缓慢,相关知识与技术强调归纳与总结。

——摘编自韩贤克《中国传统农业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元明时期农业“相关知识与技术强调归纳与总结”的代表性著作。

材料二   1946年5月,随着国民党破坏和平的企图日益明显,中共中央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这一指示改变了抗战以来我党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强调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然而,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五四指示”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的缺陷显露出来,主要原因是没有无条件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提出的方式均为“有偿”,没有放手发动群众。土地改革运动在各个解放区进行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土地分配不合理。针对这一情况,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摘编自周锦涛《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全国土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指出这次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的文件及其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和完善土地政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到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权分离”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这些变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摘编自刘雅静《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基本经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整的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