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任务。据下图可知

                      图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                                                    图2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A.市场经济建立推动国力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完成
C.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D.经济发展繁荣促进共同富裕
2024-01-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工业革命初期英国支柱产业的棉纺织业,从1820年起已呈现下降趋势;1830年进口棉花价值14亿英镑,1840年仅445亿英镑,而随着英国对出口机器禁令的解除和允许技工出国(1824年)、取消机器出口税(1843年),加上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美兴起了铁路热,英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变成机器、军火与铁路设备,这些产品的内需和出口带动了机械、冶金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北美新英格兰、法国北部等地的机器纺织业从19世纪30年代已经兴起,并以廉价劳动力同英国纺织品竞争。上述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必然使资本从棉纺织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附加值高、外国尚无力与英国竞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机械、冶金、造船)流动。资料显示,1830年前,英国私人投资集中在棉、毛纺织工业和运河、道路建筑;1830年以后对运河投资显著减少,而对铁路和海外投资增加。

——摘编自张跃发《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的两次转换》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材料三   中国已经完成从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转变,步入了服务型经济社会。从产业政策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点任务逐渐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手段逐渐由政府管控转向市场主导,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阶段由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惠宁、刘鑫鑫《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2023-07-16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1980—2020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图。据此可知(     

   

A.中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B.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C.国际贸易依存度逐渐降低D.贸易方式升级优化
2023-10-18更新 | 388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平许济洛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1995—2019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速度及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我国第一产业(     
A.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B.所占比重呈现持续下降
C.已经被第三产业取代D.与国际接轨的影响较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农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1905年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材料二   “我是一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王进喜日记

材料三   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任务。

            图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            图2 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材料四   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表

1932年

刘长春代表中国只身赴美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未小组出线

1984年

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困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共取得15枚金牌

2008年

北京主办,多城市协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22年

北京、张家口主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国近代主要阶层对社会发展的理想。
(2)指出材料二中的史料属于哪种史料类型?简述其史料价值。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谈谈对取得上述成就的认识。
2023-03-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劳动教育事业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是劳动教育政策的主要供给者,政府的行动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政府逐步放权以不断提高学校和市场等在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中的话语权,不断满足学校和市场自身的发展需求,但是政府依旧保持主导地位。下列为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劳动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1954年,《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指出,体力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毕业生去从事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以不断缓解生产领域缺乏劳动力等问题。

1977年,邓小平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提出"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的论断。

1987年,《“七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要点》首次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并列提出。

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劳动教育内容变为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家政、园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并且把劳动教育与各种社团、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相结合。

——摘编自张鹏飞《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与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化的原因。
2023-05-04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下表为1982—2010年我国职业结构变迁(单位:%)。表中占比变化反映出(     
职业大类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 .561.751.671.77
专业技术人员5.085315.76.84
办事员和有关人员1.31.743.14.32
商业人员服务业3 035.419.1816.17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6.4615.1615.8322.49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2.4870.5864.4548.31
其他人员0.090.050.070.10
A.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B.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C.第一产业产值呈现下降趋势D.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
2023-02-01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8 . 【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多年来,新华社致力于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图11935年,十七名勇士在船工的帮助下,强渡大渡             图2   1948年11月,山东南部地区
河,打开了中央红军北进的通道。                                        支前南下的民兵担架队准备出发

图3 1950年,湖南省农民易振家分到了土地                           图4   1951年,重庆市工商业者捐款
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摘编自《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

材料二   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任务。


图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                         图6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只身赴美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未小组出线
198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共取得15枚金牌
2008年北京主办,多城市协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主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

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表


(1)分别指出材料一的历史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任意选择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取得这些成就的认识。
2023-01-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在工业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


——摘编自王胜今、吴吴《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

东北地区企业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中小企业数量少。东北的大型企业中,国有经济占8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6个百分点。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产品类型单一,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1991~2001年14种主要工业品只有3种市场占有率上升。

——陈才、佟宝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建成及其历史经验》

材料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强调:在国内发展格局中,“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对外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一五”计划的特点和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基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国家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意义。   
2023-06-16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3·广东·二模
10 . 考证分析数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把产业结构合理的标准定义为“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适应经济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

——摘编自岳映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

19812021年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化   

198120012021
第一产业33.4%15.3%7.3%
第二产业44.8%51.1%39.4%
第三产业21.8%33.6%53.3%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概括如表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2021年产业结构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2023-05-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7中国近现代史(非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