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1950年我国进口的货品额构成图

——摘编自董志凯《应对封锁禁运——新中国历史一幕》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1997—2007年的进口额前八大产业及其占比(%)


1997年

2000年

2002年

2005年

2007年

1

机械设备制造业(37.6)

机械设备制造业(41.2)

机械设备制造业(48.2)

机械设备制造业(47.9)

机械设备制造业(45.5)

2

化学工业(16.6)

化学工业(13.7)

化学工业(13.3)

化学工业(12.7)

采掘业(13.9)

3

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9.4)

金属产品制造业(10.4)

金属产品制造业(8.4)

采掘业(10.6)

化学工业(12.3)

4

金属产品制造业(9.1)

采掘业(8.1)

采掘业(6.2)

金属产品制造业(7.1)

金属产品制造业(6.6)

5

采掘业(6.0)

其他制造业(6.1)

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5.7)

其他制造业(3.6)

其他制造业(3.7)

6

其他制造业(5.4)

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5.7)

其他制造业(3.3)

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3.4)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3)

7

食品制造业(3.7)

食品制造业(3.0)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

农业(2.9)

农业(3.1)

8

农业(3.1)

农业(2.8)

农业(2.5)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2.3)

食品制造业(2.1)

——摘编自涂远芬《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年我国进口货品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任意两个信息并进行解读。
2023-12-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七)历史试题
2 . 如下图是1980-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对照表,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①深圳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速始终高于全国②90年代以前深圳走出经济增长的独立行情
③深圳一直在发挥着改革开放的先锋效应④区位条件是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0-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23-08-02更新 | 247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2014-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项目
时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43563

688858

746395

832036

919281

986515

1013567

1149237

出口总额
(亿元)

143884

141167

138419

153309

164129

172374

179279

217287

进口总额
(亿元)

120358

104336

104967

124790

140881

143254

142936

173634

进出口差额
(亿元)

23526

36831

33452

28520

23248

29120

36342

4365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0167

21966

23821

25974

28228

30733

32189

35128

A.中国的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体现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B.国民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推动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C.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为降低社会保障创造条件
D.这一时期进出口差额扩大,得益于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2023-10-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10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摘自龚秀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材料二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些代表认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摘编自新华社《十九大报告解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与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表述的相同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与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表述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4-01-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所示为1992—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解读最合理的是,我国(       

A.不断夯实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B.教育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C.不再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D.不断加大对扶贫和扶智的投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变化情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水运增长反映出开放的深入B.南方谈话促成公路运输飞跃发展
C.高铁的发展冲击了铁路货运D.民航的发展导致其货运量增长低
2023-03-23更新 | 308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技规划是关于较长时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重大目标、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的总体设想和蓝图。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制定了三个中长期科技规划,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形势国际环境主要目标或任务主要内容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力求某些重要的和急需的部门在十二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重点发展遥控技术、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半导体技术等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部分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接近或达到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规划了27个领域和两大门类的研究任务,以农业、能源、遗传工程、空间、激光、电子计算机等8个领域为重点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确定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如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等

——摘编自樊春良《新中国70年科技规划的创立与发展——不同时期科技规划的比较》等


请完善材料表格中①②③空白处的内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格中任意一项科技规划进行解读。
2023-08-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社会热点题考前44天第7题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
9 . 如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B.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10 . 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巨大进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