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古巴比伦时代以前,两河流域即已形成立法传统。乌鲁克王辛伽什德是两河流域迄今所知最早规定日常生活必需品最高限价的统治者。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制定了迄今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法典,法典序言宣称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自苏美尔城邦时期以来,两河流域奴隶和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日益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苏美尔城邦统治者实施法治以抑制社会的不安,抵御外族入侵。古巴比伦时代,农村社会分化已很激烈,份地已经可以买卖、抵押、转让和继承。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外的商业贸易也有了发展,王室经济的代理人垄断着国内外的大宗贸易,经理国家税收,并进行高利贷活动和土地经营。这一时期,两河流域进入法典编纂的鼎盛时期,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50年)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并集以往法典编纂之大成,制定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2 . 交流·发展·合作

材料一   公元前1000年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这时欧亚大陆上人类文明进步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变。冶铁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力急剧增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城市的发展,贸易的兴盛,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组织也和前一时期大为不同,出现了波斯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这样地域辽阔、组织严密、结构复杂的大帝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大大加速了。随着各地区政治、军事、贸易接触的频繁,思想文化的交流也更为容易。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典时代欧亚文明交流加速的条件,并分析欧亚文明交流的特点。

材料二



(2)依据上述示意图,概括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趋势,并任选一例说明其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材料三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上述表格中两个国际组织的异同。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并与国际市场联为一体,具体包括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自19世纪世界市场形成以来,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经济生活开始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贸易的超前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4)依据材料四,概括经济全球化的条件。结合所学谈谈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020-08-26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文明的扩张与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图4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农耕文明不断扩展的因素。
(2)从材料二的四幅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主要信息?
(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看待当今的文明交流?试着谈谈你的看法。
4 .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1)图中②处文明古国曾产生过什么文明成就?该文明维护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
(2)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佛教,产生于图中-----处。该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马克思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常伴于他们的路途中。那些穿梭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4)材料中的“使者”指谁?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马克思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常伴于他们的路途中。那些穿梭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1)材料图中①②③④处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国有哪些?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佛教,产生于图中哪一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材料三中欧洲与亚洲之间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6 .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图中②处文明古国曾产生过什么文明成就?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佛教,产生于图中处。

材料二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马克思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常伴于他们的路途中。那些穿梭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3)材料中的“使者”指谁?除了此项贡献外,他们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试举一例。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奴隶制发展和繁荣阶段,废除了国王,建立了共和国,称为“共和时代”。

——于贵信编著《古代罗马史》

材料二 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当时罗马帝国地跨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张广智《古罗马兴衰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由共和国阶段转变为帝国阶段,依靠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2)有人说从共和国到帝国,是换汤不换药,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
(3)上述两个时代罗马国力强盛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三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一中的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
(2)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文书和最大的青铜器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请用图一中对应的字母回答。)
(3)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9 . 下列为某校高一学生小刚搜集的古代文化交流的相关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并举一例说明。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谈谈你对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的理解。
2020-03-16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 历史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10 . 文明因多样面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成为古今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和纽带。

材料三   2019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等4点主张。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纳则发表“文明冲突”的谬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写出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代表名称。
(2)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什么?
(3)请写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列举一例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