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革命是人科动物成为真正的人类之后所取得的第一项重大成就。这一革命使古代大河流域文明有可能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发展起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点火,带到更远的地区。

——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三   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恰恰是现代文明的特征……当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之间恢复平等时,人类将面临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明将共存,人类将共荣。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尼罗河流域”辉煌的文化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根据材料二,指出印第安文明难以“带到更远的地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现代文明”的特征。
2 . 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3/4的国土是山地,仅在崎岖山崖间有少量耕地,遭遇人口增加或自然灾害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他们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无以为生的平民、寻求财富的工商业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都是殖民的主体。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众多城邦国家。柏拉图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

材料二:在大流士时代,波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面对辽阔疆域,大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并直接向他汇报;军事上划分为五大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行省总督不管军事;在中央建立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庞大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中央发往各行省。大流士还让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制定法律时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原有宗教与文化采取宽容态度、完成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

——摘编自任宪宝《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向外扩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古代文明扩张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写作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对“世界"范围和中心的认知形成认知的原因
公元前
5世纪
(古希腊)
希罗多德
《历史》
包括希腊地区、西亚、北非、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1)
公元前
2世纪
(西汉)司马迁
《史记》
以中原为中心,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2)西汉稳定与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儒家思想的影响;丝绸之路开辟;史学传统;司马迁个人学识、游历等因素。
14世纪(阿拉伯)伊本·赫勒敦《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其周国地区不过是阿拉伯世界的陪衬。(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阿克敦
《剑桥近代史》
包括了世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突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4)
21世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从全球整体的视野审视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淡化单一地区或国家的个性和特殊性。(5)西方优势地位的逐渐丧失;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史观”的直接影响。

自古以来,史学家编撰史书的过程也是选择和解释的过程,无不带有他们所处时代和文明的影子。请参照表中“形成认知的原因”(2)(5),从(1)(3)(4)中任选两个予以完成。
2022-08-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自古以来,史学家编撰史书的过程也是选择和解释的过程,无不带有他们所处时代和文明的影子。
写作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对“世界”范围和中心的认知形成认知的原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包括希腊地区、西亚、北非、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1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迁《史记》以中原为中心,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2)西汉稳定与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儒家思想的影响;丝绸之路开辟;史学传统;司马迁个人学识、游历等因素。
14世纪(阿拉伯)伊本·赫勒敦《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其周国地区不过是阿拉伯世界的陪衬。3)深受宗教的影响;阿拉伯文化的繁荣;阿拉伯地区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活动范围广。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阿克敦《剑桥近代史》包括了世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突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4
21世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从全球整体的视野审视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淡化单一地区或国家的个性和特殊性。5

参照表中“形成认知的原因”(2)(3),任选(l)(4)(5)之二予以完成。
2022-04-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出自美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的名著《世界:一部历史》,它反映了罗马帝国的一些基本情况。这可用来说明(     
地理漫长的陆地边境与狭窄的海上通道阻碍了军队与信息的流动
文化帝国边境之外的日耳曼民族觊觎罗马的财富
“南北”繁荣差距导致嫉妒与仇恨的产生
蛮族对罗马人身份的有限认同
经济贸易逆差导致帝国财富的流失
A.文化发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B.帝国保障了区域和平
C.对外扩张带来罗马帝国强大D.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指出两者在文明形态(或政体)方面的一个不同点。
(2)写出图中3、6古代文明的名称,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

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人、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三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说:“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格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探讨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2)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依据材料一地图,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并根据材料二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3)材料三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
2021-04-11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在孔子看来,实现仁道政治的基础和关键是要靠那些具有仁德思想和才干的人才,教育就是培养从政人才,以道治国安邦。孔子所提倡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于当时的世袭制度,具有一定的批判作用。
苏格拉底对当时的暴力统治深感不满,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他认为人们应当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和左右”,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是非问题上,只能“站在专家一边”。苏格拉底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用于教育,培养懂得怎样统治的专门人才。苏格拉底的理论又是后来柏拉图的哲学治国论的思想渊源。

——摘编自王金娟《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影响。
9 .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材料三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