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1 .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与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各国政治制度具有各自独特性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经济发展使然                                     ②历史传承不同
③自然条件起决定作用                                 ④文化传统各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 . 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斗争的政治家园:罗马贵族们有自己的两名执政官,而平民有自己的两名保民官;贵族一方有元老院和名为“库里亚”和“森都利亚”的大会,而平民一方有“特里布斯”大会。这说明古罗马(     
A.贵族平民之间相互制约妥协合作B.混合政体有利于保障平民的权利
C.万民法适用于共和国内所有平民D.贵族寡头政体不能保障人民主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教材单元封面中插画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1.请将下列高中历史单元封面插画与相关的单元主题相对应(填写字母)
A.耕种的农民B.亚历山大在伊苏斯C.《法国民法典》书影
单元主题:
(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2)中古时期的世界(     )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2.若把“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添加到上述单元序列中,你认为应该添加在(     )之后。(填写数字)
3.针对“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单元

材料一: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450页

材料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5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麦哲伦海峡进入□□□, 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本人在干预当地人的内讧中被杀死,但他的同伴们驾驶的“维多利亚号”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在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一块铜牌,正面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碑的背面刻着:“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青年博览》


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史学观点可概括为(     )(单选)
A.时势造英雄                            B.英雄创造史事   
C.人民是历史创造者                  D.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
(2) 材料二缺少的□□□内容应是(     )(单选)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大西洋                      D.太平洋
(3)结合所学,说明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所体现的社会时代需要。
(4)材料三中铜牌的两面对麦哲伦的评价视角有何不同?可以透视出什么历史与文化信息?
4.若为“(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选择单元插图封面,还可以选择(填写字母,双选)__________
   
A.英军向华盛顿投降B.马尼拉大帆船 C.16世纪的世界地图D.伏尔泰
2022-11-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4 . 二、地中海区域的变迁

地中海是欧亚非之间的重要航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历史上,地中海区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这里的居民创造了多彩的文明成果,共同见证区域历史的变迁。



1.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地中海区域建立了(     ) (单选)
A.城邦国家B.军事同盟C.经济联盟D.统一帝国
2.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对地中海区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是(     )(单选)
A.法律制度B.字母文字C.官僚体系D.宗教信仰
3.历史上,地中海区域曾先后出现过一些大帝国,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将下列帝国名称与其特征相匹配。(填写字母)
帝国名称帝国特征
①亚历山大帝国A.经过长期扩张,将地中海变成帝国内海,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
②罗马帝国B.定都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文明,保存和传播欧洲古典文化。
③拜占庭帝国C.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东西贸易。
④奥斯曼帝国D.灭亡波斯帝国,继承其基本制度,并致力于推广古希腊文化。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1)编号③拜占庭帝国为后世留下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吉尔伽美什》       C.《罗马民法大全》   D.《摩诃婆罗多》
(2)编号④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     
A.       法老                           B.皇帝                         C.哈里发                           D.苏丹
4.14世纪,从拥有丰厚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的意大利开始的、以人文主义为精神内核的运动是(     )(单选)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民族解放
5.有学者认为,“1500 年之后,地中海在更为广泛的世界事务与商贸活动中逐渐失去 了重要地位”。
(1)学者所称的“1500 年”指向的是哪个重要历史节点?
(2)你是否赞同该学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022-11-1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5 . 一、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

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

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套票(1)所示的两处宫殿建筑群,目前的主要职能是(     )(单选)
A.图书馆B.出版社C.博物馆D.政府机构
3.套票(2)中,图坦卡蒙的身份是(     )(单选)
A.君主B.祭司C.诸侯D.外戚
4.套票(3)的两个建筑,除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外,还能体现(     )(单选)
A.民主与选举B.信仰与祭祀C.航海与贸易D.选官与监察
5.套票(4)所示的两个建筑均与某宗教有关。该宗教是(     )(单选)
A.婆罗门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6.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套票(2)图坦卡蒙法老金面罩头像所代表的文明的原始史料有___________(双选)
ABCD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电影《埃及艳后》
剧照
2022-11-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6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执政官罗马帝国皇帝(元首)
A主要职责军事统帅、最高法官和保民官军事统帅、最高立法者、最高法官
B产生方式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严格按宗法制继承
C任职期限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一年一任,连任无限制
D统治方式执行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决议实行独裁统治

A.AB.BC.CD.D
2022-11-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希腊城邦国家中,雅典与斯巴达实行的制度差异很大,但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两城邦均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B.公民大会对贵族专权有一定的限制
C.城邦的陪审法庭成员以部落为基础D.官员均由选举产生并接受民众监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马法律与国家发展】

材料一   罗马之所以繁盛乃至于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而留给西方后来者一个永恒的帝国梦想,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政治意识通过立法而使之制度化和现实化,这个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又不断地催生出更为杰出地政治家和立法者,直到它所征服的其他民族也最终在政治意识上成熟起来……

——赵明《罗马法与帝国政治意志之关系述略》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不断侵蚀下,于476年宣布了灭亡。罗马人同日耳曼人社会生活条件存有巨大差异:一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另一则是刚从氏族社会解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因此,面对罗马人相对发达的精神层面一文化,尤其较发达的罗马私法则不可思议,领略不了罗马法及其精神。同时由于不断的战争、瘟疫摧残着西欧,致使田地荒芜,商品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海上繁荣的贸易消失,城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从此西欧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罗马法也隐没不彰,步入了沉寂。

——苏彦新《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对国家政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特征,分析罗马法在中世纪前期衰落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曾是柏柏尔人的居住地,即使强大的迦太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腓尼基人国家)也不能使他们完全屈服,他们甚至还一度入侵埃及。直到公元670年,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把这里的文明全部同化为伊斯兰文明。这反映了古代西北非洲(     
A.文明的本土性渊源B.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C.文明的开放性特点D.文明的统一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有关5--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记录。这可用于解释(     
1东罗马帝国成了一个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境内拥有大大小小的城市,其居民差不多占到帝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号称有百万居民的大都市,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一座金桥”
3帝国境内的多个城市与东方的波斯、印度及中国等国都有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商品所有者之间因买卖、借贷、诉讼等产生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A.罗马法律臻于成熟和完备的缘由B.罗马帝国坚持法治化建设
C.罗马法调和社会纠纷的能力增强D.罗马法培育公平公正原则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