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文明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信息与载体2022年春季疫情再起,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学习,也提醒我们关注人类史上信息载体的变化。
(1)原始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记录生产生活状况。以下描绘收割场景的岩画反映当时出现了(     
A.畜牧业B.采集渔猎C.商品交换D.原始农业
(2)进入文明社会后,各地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书写载体。请将下列载体与其诞生地域相匹配。

(3)中国为世界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填字母)

(4)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     
A.司马迁B.董仲舒C.蔡伦D.班固
(5)造纸术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公元2世纪初期,造纸术出现于洛阳。
②造纸术外传的第一站是日本。
③造纸术大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④造纸术在中古时期传到欧洲。
(6)北宋沈括曾写道:“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赞扬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7)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取代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哪次经济变革的结果?(     
A.农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
(8)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载体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哪些发展趋势?
2024-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 . 河流与文明

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河流——文明的温床

(1)许多地区流传着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而河流也孕育了文明的诞生。选出下列涉及洪水记载的文献所在区域(填写地图中的数字),并选出该地区的原产经济作物(填写字母)。
A.稻和粟B.大麦和小麦C.玉米D.橄榄
文献地区经济作物
《吉尔伽美什》
印第安人民谣
《史记》
《荷马史诗》


(2)在亚洲,(       )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填写字母)
A.赫梯人B.雅利安人C.波斯人D.希腊人


(3)密西西比河贯穿于整个美国历史进程中,填写完成下列时间轴。
(4)1938年6月,国民政府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打破敌军的作战计划。但同时也淹没了河南、皖北等地区大片土地,给广大民众造成极大灾难。该事件发生与哪场战争有关?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河流与人类文明关系的看法。
2023-12-13更新 | 3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3 . 探寻历史的遗存。历史遗存是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也是重要的历史载体。以下是某校史学社团举办的“探寻历史遗存”的体验活动。

(1)请将上述图片中的场景与其在世界地图中的位置相匹配。(填写字母)

(2)社团成员按时序先后排列上述图片反映的史事,排在第一位的是①,第三位是②,第五位是③,(填写字母)
(3)以下是社团成员对上述史事的解释,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图A建筑的修建者是苏美尔人。②图B是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
③图C中的史事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④图 D 中体现了美苏冷战的激烈对抗。
⑤图E指向的宗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的冲击
(4)上述哪幅图片反映的史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最大?请说明理由。
2023-09-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古时期的中国影响。

材料一   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技术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推行“大化改新”。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材料二   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


材料三   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其中如图瓷器发现的中境于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

——以上均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


(1)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在中国分别出现于何时期?哪一项技术是中国领先于世界的发明?
(2)646年用公元纪年可以表述为。
A.6世纪中期B.6世纪后期C.7世纪中期D.7世纪前期
(3)“大化改新”中的“大化”是。
A.年号B.庙号C.谥号D.尊号
(4)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包括
A.科举制B.内阁制C.地方设道D.三省六部制
(5)朝鲜国建立时,统治中国的应是。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6)材料三中的瓷器,可能来自
A.郑和船队捎带B.阿拉伯商人长途贩运
C.海上丝路的辗转商贸D.阿克苏姆国王的赏赐
E.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商队馈赠
(7)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从空间视角概述中古时期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2023-06-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信息技术的演进。

人类不断追求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信息技术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学生开展了以“信息技术的演进”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寻找人类文明早期信息传递方式

(1)将下列古代信息传递故事与示意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字母)

A.传递敌情的烽火B.希波战争中马拉松战役报捷的雅典信使C.《吉尔伽美什》记载了打探洪水消息的鸽子

活动二:了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2)①下列各项中,助力“地球村”形成的信息技术有(双选)
A.高速铁路   B.计算机   C.互联网   D.有线电报
②按技术发明或应用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材料排序。
A.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助手沃森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一路大叫“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B.国内第一笔电子商务交易成功:中央电视台的王轲平通过网上银行服务,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了10小时的上网机时。
C.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从北京向瑞士日内瓦发送了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3)活动三:感悟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选项正确的有:(三选)
A.信息科技产品有助于突破信息交流传播的时空限制   
B.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多样文化的交融与共享   
C.信息技术进步既拉近社交距离也削弱人口流动意愿   
D.诸多信息科技产品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呈现传播方式E.信息技术虚拟化的特征使人不受限制表达个人情绪
2023-03-21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新旧“世界七大奇迹”。

约公元前3世纪,一位地中海沿岸的旅行家提出了“世界七大奇迹”。他心目中“奇迹”的主要依据是规制宏大。它们分布如下



(1)从上述“奇迹”的分布和具体指向看,古代文明表现出的明显特征是(单选)
A.欧洲中心   B.分布集中   C.联系广泛   D.多元发展
(2)“太阳神巨像”“宙斯神庙”“阿尔忒弥斯神庙”“金字塔”等“奇迹”,反映出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特点是(单选)
A.等级分化   B.崇尚神灵   C.重视农耕   D.专制集权
(3)将下列早期文明成果与上述奇迹所属的文明区域匹配。(填写图中字母)   
文明成果①《荷马史诗》②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区域____区域____区域____区域


(4)吉萨金字塔群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奇迹”,修建于约公元前2575至前2465年。大约同时期,D地区处于(单选)
A.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时期   B.古代城邦国家时期   
C.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时期   D.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

2007年,瑞士“新世界七大奇迹基金会”,通过全球范围投票决定“新世界七大奇迹”。它们分布如下



(5)墨西哥奇琴·伊察金字塔和秘鲁马丘比丘遗址,分别属于古代美洲的(单选)
A.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   
C.玛雅文明、印加文明   D.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6)为“中国万里长城”简要撰写“一生中必去打卡的历史‘奇迹’”推荐理由。

(7)“新世界七大奇迹”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在分布与具体指向上有很大不同。你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3-03-2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世界古代文明巡礼

人——是条件,也是意义。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文献,将其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的文明区域配对。(填字母)
ABCDE
古埃及文献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哺育怀抱,不辞劳瘁。
《论语》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汉谟拉比法典》
如果一个儿子胆敢袭击他的父亲,他的手将被砍断。
苏格拉底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华严经》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示意图中毗邻大河流域,施行集权统治的区域文明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示意图中以小国寡民为典型特征,凭借其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的区域文明当是
A.②   B.③   C.④   D.⑤
(4)就本题中的文献看,古代区域文明皆。
A.谋求扩张   B.颂扬爱情   C.重视亲情   D.尊老爱幼
(5)从制度及精神层面看,古代区域文明的成果有其共性,那又如何理解“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的观点?
2022-04-30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上海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