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印两大文明之间的对话从未终止。我们有义务效法像来自印度的鸠摩罗什和菩提达摩以及来自中国的玄奘、法显那样的高僧学者,把文化资源治理、收获,开发出智慧、精神,为两国之间的友谊提供经久不损的基石。文明归根结底是和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连的,并为它们服务的。生活包括“硬件”和“软件”。生活的条件,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吃的、穿的、用的是怎样来的,这就是“硬件”,也叫做“经济基础”。与此相对的是生活“软件”,则包括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政治体制、教育、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也就是“上层建筑”。

——摘编自谭中(印)耿引曾(中)著《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和激荡》

(1)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印两大文明交流的桥梁。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印两大文明之间对话的其它史实。(古代史和现代史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形成差异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戏剧的部分情节。据此可知当时(     
作品名称情节
《复仇女神》雅典娜不是通过抽签,而是挑选出最杰出的人组成战神山法庭
《请愿的妇女》民众不顾战士的安危,自由地投票决议战争
《马蜂》菲洛克里昂为了获得津贴,痴迷做陪审员达到瘋癲的地步
A.雅典妇女追求政治权利B.抽签选举导致权力滥用
C.直接民主需要理性反思D.政治生活缺乏法制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葬礼演说是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制度,体现了城邦官方的意识形态。演说赞颂的对象,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城邦公民集体。但到公元前4世纪末的演说中,将军成为主要的赞颂对象,公民集体只是作为陪衬出现。赞颂对象的变化反映了雅典(     
A.公民丧失了爱国热情B.城邦制度基础有所动摇
C.民主政治进程发展缓慢D.城邦民主制度已经腐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安努那克之王(土地神),至大之安努⋯⋯以其庄严之名为巴比伦之名,使之成为万方之最强大者,并在其中建立一个其根基与天地共始终的不朽王国”“我,汉谟拉比,无敌之王,以马尔都克(巴比伦守护神)所授与我之威力,驱逐上下之敌,消弭纷争,使国家得享太平。”这说明该法典(     
A.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B.借助神权维护君主权威
C.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呈现出了封建迷信色彩
5 . 庇西特拉图在就任雅典的僭主后,扩建了会议大厅,雅典公民大会继续如期召开。公职人员和执政官的选举活动照例进行,普通民众有事到法庭申诉的理念已成为雅典城邦国家社会生活的习惯。这反映出当时(       
A.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B.雅典民主政治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
C.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扰D.有识之士认识到雅典民主存在局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钱乘旦教授指出:“西方主流话语说斯巴达是寡头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至今西方人都赞美雅典、贬抑斯巴达。一个城邦的1/8是公民,另一个城邦的1/40是公民……其实是把雅典的制度概念化、抽象化了,作为意识形态来使用。”这表明,他提倡(     
A.重视历史事件的独特性B.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C.注重历史评价的客观性D.坚持历史认识的阶级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笑着对柏拉图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理是万物的本原D.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2024-01-08更新 | 29次组卷 | 6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学者认为,两河流域的文明与古埃及文明有着几乎同样的悠久,都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败的过程。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书写系统——条理严谨的楔形文字和神秘诡异的象形文字,也都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有着自己的重要成果。其意在说明(     
A.文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B.世界早期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世界古代文明具有一定相似性D.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文明相互影响
2023-12-30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代印度关于犯罪的惩罚规定如下:
所犯罪行惩罚方式
杀害一个婆罗门应该毁损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或者成为武装的人战斗的靶子
杀害一个刹帝利应立督守戒六年,并交出一千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害一个吠舍应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一百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害一个首陀罗应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十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这可以用来说明古代印度(     
A.社会等级矛盾较为尖锐B.惩罚罪犯手段渐趋严苛
C.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D.通过法律强化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巴比伦时期,一份果园买卖契约中提到:“宁舒布尔乌辛(人名)买下整个果园,称出银子作为它的全部价钱。木杵被传递了,交易完成。……(在将来)宁舒布尔乌辛不得提出争议。他们以沙马什神、马尔杜克神和国王苏穆的名义起誓。(证人略)”。这表明,当时两河流域(       
A.社会成员经济地位平等B.土地转让流于形式
C.国王干预商业契约制定D.个人权利获得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