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西方,自由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孕育并产生了自由思想。古希腊人的自由思想是精神上的自由,而非为所欲为。古希腊文明的民主政治、理性精神、民族性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规定和影响了其自由思想的产生。

——摘编自陈茂华《论古希腊文明与自由思想》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此,希腊本土与整个地中海、黑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密切文化联系的整体。殖民还使希腊本土的社会矛盾有所缓解,导致大批新城邦的形成,扩大了希腊城邦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奴隶的外部来源。但另一方面,希腊殖民也伴随着侵略和暴力,殖民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当地土著居民的痛苦基础之上的。

——摘编自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希腊城邦的殖民活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4-05-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成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另外阿拉伯人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在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欧洲文明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举出一例即可)。
4 . 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社会,西欧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叫做“中”世纪。……新的欧洲文明因其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改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等

材料二   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的时间阶段,并概括这一时期西欧的文化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材料一里中世纪文化与“光辉”古代文化的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西欧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并分析“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风时代希腊社会的变革,直接影响着希腊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希腊人继承了他们印欧人的遗产,并在新的环境下进行全方位的创造,给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神话。由神话中诞生的希腊文学和哲学,也都随着城邦制度的发展经历着改造和变化,希腊人开始对政治统治方式进行思考,出现梭伦等重要的哲学家。另-方面,希腊人的殖民以及他们与东方和外界的接触,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从东方学到的字母文字,成为思想表达的基本媒介。哲学、文学和艺术都深受东方因素的影响,从而创造出希腊历史上文化异常繁荣的时期。

——晏绍祥《古代希腊(世界史丛书)》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文化繁荣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023-08-10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民主的流变过程中,无论民主一词是贬义还是褒义,其间都始终掺杂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偏见固执地认为,民众是无知和愚蠢的,他们短视、自私并且冲动,容易受人蛊惑和摆布。亚里士多德就担忧民主政体推动平民大众胁迫富人,认为他们会仗着人多势众的优势,瓜分居于少数的富人的财产。到了近现代时期,民主长期被视为暴民政治、多数暴政的代名词,受到众多政治理论家的批评和厌弃。与之相应的是,代议制中的民主成分逐步壮大,最终民主概念被内化到代议制框架之内,再造为代议制民主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治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此时,公众不再满足于在周期性选举中参与投票,转而希望把民主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各领域。

民主三个阶段的流变比较

阶段
流变
本质内涵核心指向
民主政体政体类型之一最高权力归属
代议制民主涉及政治领导权分配的制度安排和政治方法实现利益满足
治理民主较为理想的治理形态和治理机制促进公众参与

——摘编自张君《西方民主流变的阶段划分、双层比较及其内在逻辑》

选取材料中整体或部分内容,就“西方民主思想的演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述地处底格里斯河上游,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中,居民可通过冶铁制造出当时先进的武器或铁农具。集权式管理系统使其拥有很强的战车队、骑兵、步兵以及先进的作战技术。公元前7世纪初,亚述王在掠夺奴隶和财富的过程中,先后征服了巴比伦、叙利亚、部分小亚细亚,甚至埃及,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

——摘编自【俄】柯瓦辽夫《古代世界史》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开始向海外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殖民浪潮。他们扬帆远渡。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包括今天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各岛屿。他们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给地中海许多地区镶上一层薄边,在大陆的边缘撒下了诸多希腊城邦。这些城邦和希腊本土并无多大联系,具有独立的主权,在政治上、经济上与母邦基本平等,各自按照当地的资源、交通条件和它们自己的历史传统,经营着多种多样的经济生活。

——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顺利扩张的社会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亚述帝国,古希腊殖民扩张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所有成年雅典公民皆可参加的大会。在这里,任何公民都可发言;一切法律在其颁布之前都要在这里讨论通过;所有重要的国家官吏都要在这里选举产生;一切关于战争与和平及其他重要国务都要在这里经过辩论、以多数人的意见作决定。通过这种制度,雅典的普通公民确实有许多机会去影响甚至决定政府的决策。

——摘编自张恒山、张进发《论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二   古代波斯帝国的治国方略和政治体制承袭西亚的埃兰、米底王国,然后经过居鲁士二世、大流士一世的完善,逐渐成熟,从而确立了以国王为首,进行行省统治的国家管理模式。事实上,亚历山大帝国和后来的罗马帝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复制了波斯帝国的统治模式。波斯帝国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把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埃及文明等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同其他落后地区联系在一起。为了军事和行政的需要而修筑的驿路网,把帝国各部分紧密地连接起来。

——摘编自亓佩成《论波斯帝国政治体制的流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民大会具有的政治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公民大会具有上述权力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斯帝国国家管理模式确立的历史条件及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表现形式又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摘编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哪一朝代创立?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认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者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入三十县。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涉及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变法的这些经济措施。
(3)根据材料一、三,分别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提出担任官职新的条件,并简述两者的共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