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希腊古风时代大多数殖民地都是建立在希腊城邦的政治模式之上。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用创始神话和语言、食物、教育、宗教、体育、戏剧等,使这些地区保持了强大的希腊特征。这表明古代希腊殖民(     
A.促进了文明间交流互鉴B.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初衷
C.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展D.子邦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分立的“帕斯特”,“帕斯特”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块被灌溉渠分隔开的土地。到了前3100年以后,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帕斯特”连接起来,形成了体系化的灌溉网。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尼罗河的定期泛滥B.埃及初步统一的实现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大夏和印度古钱,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B.亚述帝国统一两河流域的见证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D.古希腊人建立海外城邦的例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是19世纪中叶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发掘出的印章,印章的材料为冻石、粘土、象牙和铜等,以冻石数量最多。印章的形状一般为2.5厘米直径长的正方形,也有的呈长方形。其所反映的成就最可能属于(     

A.古印加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
5 . 雅典公民大会通常在一个名为普尼克斯的山丘上举行,圆形会场依山就势。在这样一个露天场地,数以千计的人们必须在当日完成烦琐复杂的议事日程。这表明雅典制度的特点是(       
A.居民参政B.寡头政治C.轮流坐庄D.直接民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亚述帝国兴起之后,帝国统治者或为扩张领土,或为掠夺财富,长期发动对外扩张战争,其中萨马尔纳萨尔三世(公元前858~前824年)当政的35年中,有31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并有32次属于亲征。这反映出亚述帝国(     
A.君民一体理念深刻B.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专制制度较为健全D.全民尚武、国力强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尔干半岛南部地狭多山,小块平原受山隘阻隔,交通不畅,封闭分离。希腊人先后在此建立起二百多个城邦,这些国家通常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村落而组成,一般都是小国寡民,一城一邦,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一方面继承了此前亚述、新巴比伦、米底和埃及等先驱者的遗产,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与税收系统;另一方面,帝国首次把古代埃及文明区、两河流域文明区和古代印度以及希腊文明的部分地区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帝国中,促进了埃及、西亚、希腊和印度等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摘编自晏绍祥《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中古史内容解读(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希腊“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帝国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文字的发明就足以使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在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最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中占有重要一席。但令人惊异的是,生活在此地的居民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不止于此,他们还发明了轮子、历法、数学中的乘除法等。材料强调古巴比伦文明(     
A.彰显亚非文明特点B.已形成完备体系
C.蕴含早期人文精神D.曾取得辉煌成就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将法老奉为神,或称之为神的后裔,任何觐见者都必须匍匐于法老御座之前,并以胸贴地,吻法老脚边的尘土,只有经特别允许才能吻法老的脚,有此经历者均深感荣耀。这
A.有助于实现民族思想的统一B.有利于王权专制的形成
C.激化了社会阶级的对立D.为埃及文明奠定了政治基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二 “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

材料三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 , 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种文明扩展的方式,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文明差异的因素。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政体的原因。
2023-04-26更新 | 25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