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卫城是自然景观、建筑结构、公共用途的理想结合。卫城背后的山,既不会高到喧宾夺主,也不会低到可有可无。山顶上卫城的建筑,用料少之又少,但也起到了很好地衬托卫城艺术魅力的效果。山与诸神庙的结合,让卫城变成了最理想的公共场所,战时,起着堡垒作用,和平时期,是人民朝拜的圣地。对外部来说,这也是希腊人自豪和力量、以及天才艺术创造力的有形物证。……帕特农神庙上的浮雕刻画了泛雅典娜节的游行队伍和马拉松战役中牺牲的194名战士,但整幅浮雕没有突出任何个人,强调的是整体……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tarch,约46120年)写到卫城建设时说:“大厦巍然耸立,宏伟卓越,轮廓秀丽,无与伦比,因为匠师各尽其技,各逞其能,彼此竞赛,不甘落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作出这样的评价:“雅典卫城显示着希腊1000多年繁荣的文明、神话和宗教,包含了古希腊艺术的四个最伟大的杰作……,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传统思想的象征。”


——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艺术》等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文化成就

领域成就
哲学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人类认识来源。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一书,提出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
生物学500多种动植物进行分类、解剖研究
物理学《物理学》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
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即事物有过度、不及、中间,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态度和方法。
逻辑学至今学术界的权威一三段论
教育学创办自己的讲习所,讲授知识、著书立说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一组共3个选择题。
(1) 修建卫城的匠师“各尽其技,各逞其能,彼此竞赛,不甘落后”使卫城将自然景观、建筑结构和公共用途理想地结合起来。有关对雅典卫城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它见证了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政治民主,是古代希腊文明的代表
②它巧妙利用地形修建,兼具祭神与防卫的功能
③它也是雅典公民的公共场所,保民官在此公布并形成万民法
④它供奉希腊智慧之神、海神、铁匠神等,见证了多神教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有关帕特农神庙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处于雅典卫城的最高处,是雅典神庙最负盛名的建筑
②它在内部饰有神话故事、民众祭神等场面,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③它也是古代希腊体育竞技中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
④“拱券”是其建筑的重要特征,衬托神殿更加气势恢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根据材料帕特农神庙上的194名战士“整体”浮雕的说法,联想到苏格拉底之死。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该浮雕可作“世界传统思想象征”的依据
②雅典在一切文化成就源于对“整体”的强调
③帕特农神庙体现了雅典城邦的意识形态
④雅典公民往往将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结合画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谈谈你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认识。
2022-08-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2 . 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变幻的斯芬克斯


说明: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是“仁慈”、“高贵的象征”;亚述人和波斯人则把斯芬克斯描述为一只长有翅膀的公牛,长着人面、络腮胡子,戴有皇冠;在希腊神话里,斯芬克斯却变成了一个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

——吴飞《斯芬克斯:出现在古埃及和古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

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三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和图2中雕像的史料价值以及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以及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东亚大陆的华夏族与东地中海地区的希腊人,与周边群族展开大规模的互动,从而使中、希族群意识发生了变化,进而发生文化转向。所谓文化转向有两个内涵:第一,文化内容本身的变化,即:由原始的早期文化向成熟的文化转变,理性的制度和价值观被创造出来。第二,复杂化的文化标准的隆升,血缘认同不再具有主导的地位,文化成为族群认同的主要标准。在族群大规模互动的年代,一个与华夏族群和希腊族群的制度文化相异的“他者”出现在它们面前,使它们在“他者”的映照之下认识了自己的文明,并在这个基础上建构自身文明的优越性。

——摘编自魏孝稷《族群互动与族群认同的文化转向》

材料二   在西潮东渐逐步扩张的过程中;新的地理知识伴随着日渐发达的报刊与出版品等现代媒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此同时,清中叶以来,一连串由西方列强所发起的“商战”“学战”“兵战”,给晚清政府带来的屈辱性后果,有力地挑战着士大夫思想中的天朝意识与天下观念。一个“万国”竞逐的“国家体系”逐渐代“天下”而起——民族国家取代了帝制王权,国际法下的对等关系取代了朝贡制度,以国力比拼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取代了“怀柔远人”式的文明教化。

——摘编自黄克武、王建朗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文献中“中华民族”用得不多,并且与“国际帝国主义”相对。1931年“中华民族”成为统一战线常用语。1935年,中共号召开展“民族革命战争”,以求中华民族“得到最后的彻底的解放”。1937年,中共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摘编自张太原《抗日战争与中共的中华民族观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和希腊两地民族“文明优越性”的相同点。并从政治和思想角度,分析与古代中国的华夏族相比希腊无法生成统一民族观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上民族共同体观念形成的认识。
2022-07-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和圆形剧场,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下图中既有西布莉(小亚细亚女神)、尼姬(希腊胜利女神),也有穿着东方服饰的人物,狮子战车又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样式。



阿伊哈努姆出土的鎏金银饰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

材料二   除古印度人的数字之外,古代各民族的数字都很繁杂,认读和运算起来不方便。公元774年,一位印度学者将早期的印度数字介绍到巴格达学术界。大数学家花拉子密写了一部书,首次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了印度数字体系,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故其很快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在使用中渐渐演变为比较接近于现今通行形态的古巴尔字体。又由于阿拉伯商人的到处奔走,这种数字渐渐以“阿拉伯数字”的名称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印度数字能够“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的原因。

材料三   在整个人类文明体系中,美洲文明是一种极为独持的类型,它是一种在与亚欧大陆人类文明主体相隔绝的状态下独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明;同时,美洲辽阔地域与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使得美洲文明内部的各种文明之间隔绝、闭塞的特征极为明显。美洲文明在其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极不平衡。当大多数地区尚停留在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阶段时,也有不少地区进入了以发达的农耕经济为主的、相当强盛的奴隶制时期。此外,与亚欧大陆的古代农耕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不同,美洲的古代文明皆起源于高原地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晋新、周巩固主编《世界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美洲形成“独特文明”的原因,并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文明发展的认识。
2022-07-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形成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的主要经济活动并指出其形成的独特政治文明。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两种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2022-06-28更新 | 96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迄今为止,埃及文字被认为是人类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关于埃及文字的最初状况,我们无从得知。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的文字,已经是相当发达的埃及文字了。人们把埃及文字分为三类:“碑铭体”、“僧侣体”和“人民体”。其中碑铭体是雕刻于神庙的墙壁上和坟墓上,或绘于石器、木器和陶器上的专用文字,常用于对皇室事件、宗教事务、葬仪活动及碑铭的记载,具有永恒记载、保留的性质。僧侣体是碑铭体的变种,更加方便书写,起初常应用于商业文件、私人书信、文学稿件等方面,后来主要用于宗教文书中,其产生的时间大致与碑铭体相同。人民体是比僧侣体更为简化的草体字,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逐渐发展为埃及的主要文字。在托勒密王朝(由亚历山大帝国分裂而来)统治时期,政府及宗教文告,往往同时用人民体、碑铭体和希腊文三种文字书写,人民体居中排布。据考证,人民体的使用一直延续到公元5世纪。

材料二   19世纪,学术界一度否认尚未破解的腓尼基字母是一种文字形式。1916年,加迪纳发表论文《闪米特字母表的埃及起源》,他大胆推测闪米特人的字母表(即腓尼基文字的字母表)取自埃及的象形文字。1992年,耶鲁大学的埃及学家在埃及中部卢克索西北约30英里的沙丘中,发现了一条被考古学家们称为“恐怖谷”的古道,由于人迹罕至,古道上的许多遗迹得以保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刻在“恐怖谷”崖壁上的数百份埃及铭文。这些铭文使加迪纳的推测得到证实。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郭东《论拉丁字母的符号象征源头:埃及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埃及文字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学研究的认识。
2022-06-28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前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的才能。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指出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依据材料一地图说明,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列举两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在西方被称为“史学之父”和“政治史传统奠基人”的历史学家分别是谁。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2022-06-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的艺术,尤其是希腊雕塑,无论是表现众神、英雄还是运动员形象,都呈现出强烈的理想化倾向。“田径运动员的雕像不求逼真;它们是理想化的人物肖像,其唯一的目的似乎就在于纪念奥运会上取得的胜利,替奥运会作宣传。艺术家们甚至不能保证见过优胜者本人,有时不得不根据人们对肖像原型随便所作的描述进行创作。”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关注如何将具体的对象经过提炼、概括,在形象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之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当时很多艺术家也都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探究表现对象的比例关系,例如运用“黄金比”将每一个雕像、每一座建筑都进行理想化处理,使作品具有和谐之美,最终在艺术中寻求一种永恒的法则。

(1)根据材料,概括古希腊雕塑艺术创作的基本倾向及其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高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三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不同点。
(2)写出材料一地图中3、6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
(3)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以及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2022-05-0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概括指出古代文明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
(3)材料三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帝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根据材料说明帝国建立的划时代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2-05-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