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何谓“西方”?

“西方”是一个频频出现于历史学习中的概念,某学校历史学习社对该词语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探究。

甲同学列出了一些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A.亚里士多德B.查士丁尼一世C.查理曼大帝

D.牛顿E.康德F.马克思
(1)将上图中的历史人物与其贡献相对应,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人物事迹
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建立起庞大的法兰克帝国,强化基督教势力,享有“欧洲之父”的荣誉之称。
发表《共产党宣言》,撰写《资本论》,揭露资本主义弊病,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乙同学梳理了西方影响世界的重要线索。

A.东印度公司股票B.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字现场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示意图

D.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流水线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徽标
(2)根据以上图片,归纳“西方”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世界?

丙同学搜集到了著名学者于尔根2021年出版的《全球史讲稿》,其中提到:一个跨大西洋的政治意义上的西方——从1941年《大西洋宪章》的章程开始酝酿——直到1942年初随着战争向全球的蔓延才得以实现。政治上的西方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它的首要对手是国际法西斯主义,次要对手是1945年之后的苏联共产主义。

(3)于尔根认为的“政治意义上的西方”指的是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西方”这一概念的理解。
2024-04-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走近地中海。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它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一)伟大的海。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地中海孕育了欧洲的古典文明。


(1)雅典的市政广场上,建有一个“纪名英雄墙”,有关城邦的事务、各项法令的预案都公告于此,供人们讨论,这表明雅典
A.公民享有较大的民主权利   B.民主法制日益完善   
C.扩大民众的参政议政权利   D.实现了权力的制衡

读图



(2)如图反映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____》公布时的情景,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下令编纂的《____》,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二)堕落的海。

“在这千年之中,人类的意识处于梦寐或半睡醒状态”,有史家认为这一时期是“黑暗的时代”,地中海成为“堕落的海”。

材料一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公元600年的欧洲和公元1000年或1400年的欧洲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3)材料二的图片中能印证材料一“不同景象”的是:________。(填涂字母)
(4)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联系史实谈谈对“堕落的海”的认识。

(三)智慧的海。

地中海见证了无数哲人、先贤的诞生。


(5)请梳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代表人物作品或主张
苏格拉底
真理高于一切
但丁《神曲》
马丁·路德
孟德斯鸠
自由竞争
A.因信称义   B.“知识即美德”
C.亚当·斯密   D.亚里士多德E.三权分立

(四)贸易的海。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都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丝国”(古罗马称中国为“赛里斯”,意思是产丝的地方),并且对丝的生产进行了种种猜测和想象。

材料一   赛里斯人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

——老普林尼《自然史》(作者为1世纪博物学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赛里斯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并不是从树皮中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与树上织网的蜘蛛相似。赛里斯人制造了于冬夏咸宜的小笼来饲养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作出一种缠绕在它们的足上的细丝。

——包撒尼雅斯《希腊志》(作者为2世纪学者)


(6)材料中两位作者对丝绸来源的认识有何不同?
(7)推测两位作者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

(五)结语“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地中海是世界的心脏,中国、印度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而被合理排除于世界之外。”

——黑格尔《历史哲学》


(8)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黑格尔观点的认识。
2022-12-18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为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东征时的兵力构成(以马其顿人为主力,包括希腊人等巴尔干各民族)。这反映出,亚历山大帝国(       

人员

兵种

数量(人)

战斗人员

骑兵

6100

步兵(近卫步兵、重装步兵、标枪兵、弓兵)

41000

非战斗人员

随从

16000

与土木、测量等相关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几百至

1000

A.组织动员能力强大B.道路交通系统发达
C.军事战略战术先进D.全民皆兵崇尚武力
2023-12-05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亚历山大的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二战前的德国学者

亚历山大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是希特勒所鼓吹的“北方民族”的代表。

1927年英国历史学家威廉·塔恩

亚历山大是传播希腊文化、在近东广大地区从事改革的斗士。亚历山大的东侵给近东带去文明与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学者

亚历山大精于算计、是不择手段加强自己权势的野心家。希腊人统治者和近东居民之间只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历史环境造就了亚历山大及其成功。
A.历史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客观B.文献史料应与文物史料相互印证
C.历史研究受到学者所处时代的影响D.多元史料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
2023-11-12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斯帝国统治范围从印度河列巴尔干,从多瑙河到尼罗河瀑布,帝国内部政治传统、经济状况和宗教文化差异巨大。波斯国王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修建驿道、重用近臣等等。但波斯境内亚美尼亚付庄和希腊人城市的历史似乎表明,村庄和城市内部的事务,例如公民权的授予,治理方式的选择,都由村庄或者城市自主决定。波斯帝国的统治好似一个矛盾集合体。

——摘编自晏绍祥《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

材料二   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相距遥远,对殖民地的治理模式如下表所示

模式名称代表型殖民地具体内涵
公司模式印度政府特许、殖民公司运作
移民模式北美由探险家、民众、公司和业主发起,得到政府支持
国家模式非洲英国政府全程掌握对殖民地的争夺、取得和治理

——摘编自潘兴明《英帝国政治治理评析》

材料三   新的组织和技术力量赋予欧洲帝国世界霸权,让它们的势力能渗透全球。欧洲的陆军和海军、武器和军事组织、工业和交通通信手段——铁路、蒸汽轮船、电报和电网——赋予了欧洲统治地位。挑战摆在了各国人面前:要么接受和适应欧洲的方式,要么维持软弱和落后的现状。

——摘编自【美】克里尚·库马尔《千年帝国史》


(1)指出材料一中“矛盾集合体”的具体内涵,并结合所学概括波斯帝国统治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的殖民地治理进行简要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有关5--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记录。这可用于解释(     
1东罗马帝国成了一个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境内拥有大大小小的城市,其居民差不多占到帝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号称有百万居民的大都市,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一座金桥”
3帝国境内的多个城市与东方的波斯、印度及中国等国都有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商品所有者之间因买卖、借贷、诉讼等产生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A.罗马法律臻于成熟和完备的缘由B.罗马帝国坚持法治化建设
C.罗马法调和社会纠纷的能力增强D.罗马法培育公平公正原则
7 . 下表为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对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分析。

他意在说明罗马共和政体
A.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调动了罗马公民积极参政的热情
C.体现了权力的相互配合与制衡
D.推动了法律完善以防范独裁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