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2024-01-24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历史与文明

从数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进行的。从尼罗河走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依据材料,结合史实,多角度说明上述观点。
2024-01-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图中,左边是公元前7—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右边是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下列古代文明现象与这幅图在主旨上不一致的是(     

A.罗马帝国的商人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B.从腓尼基字母演化出拉丁字母的过程
C.希腊神话的洪水传说源于苏美尔神话D.古埃及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2024-01-21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艺术造像中的神一般都戴着有多达七副牛角的帽子(图1)。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时期,牛带有某种特定意义,并广泛出现在印度河印章(图2)上。据此可知两地有(       

       图1苏美尔神像                           图2印度河印章
A.相同的语言文字B.相似的文化元素C.相同的文化源头D.发达的牛耕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为公元3世纪中亚贵霜帝国浮雕遗存。浮雕中,释迦牟尼坐中间讲法,左侧是弟子侍立,右侧是贵霜供养人拱手站立,两侧各立一根希腊建筑中常见的柯林斯柱。由此可见(     
   
A.佛教开始传入中亚地区B.贵霜文明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C.贵霜王朝鼓励东西交流D.希腊文化逐渐处于世界边缘
2024-01-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三大亚湾区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古代地中海商业贸易圈的交汇点在西西里岛,希腊人、腓尼基人、罗马人接受和崇拜原住民的神祇,并与本民族神灵结合起来;原住民也受到希腊文化、布匿文化、罗马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说明古代西西里岛地区(     
A.多元文化和谐互动共生B.商业交流推动文化创新
C.因文化融汇而繁荣发展D.人文精神影响宗教神话
2024-01-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月历史试题
2024高二上·江苏扬州·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埃及的图画里可以看出,克里特的水手们在埃及和克里特之间进行着相当可观的商业,克里特的宗教则与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宗教有着许多的相同点。由此可知(     
A.古代埃及贸易发达B.希腊艺术缺少创造性
C.古代文明存在交流D.希腊宗教从属于亚洲
2024-01-09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 522一前 486 年),波斯帝国几经扩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流士一世把波斯帝国划分为 23 个行省,每个行省相当于一个被征服的独立国家或民族。各行省在保障中央的主权和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享有较多的自治权,这些被征服地区“都保留着它们自己的特性、风俗和法律。有些邦国甚至有它们自己的国王;同时每一国都有它的明显的语言文字、军备、生活方式和风俗礼制”。大流士还进行过法典的编纂工作,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法典,《贝希斯敦铭文》(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的石刻,以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写就)中多次提到“国王的法律”

——摘编自亓佩成《去代西亚文明》等

材料二   秦始皇废诸侯,立郡县,郡下设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秦朝还将人民改称为“黔首”。在政治空前统一的情况下,始皇帝启动了致力于“书同文”的文字整合提升工程,将书体各异的文字校正、规范为小篆,并推出规范文本,颁行全国,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秦统一后,还以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明法度,定律令”,缘法而治,朝廷希望用律法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万民皆知所避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大流士一世与秦始皇在巩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大帝国建立和巩固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3千纪,西亚地区腓尼基人从埃及输入亚麻、从塞浦路斯输入铜、从小亚细亚进口锡和铁,而自己则输出象牙制品、青铜或银制品、玻璃制品、雪松以及用紫红色染料染过的纺织品等。由此可知(     
A.商业贸易引发社会分工B.古代腓尼基人的工商业经济发达
C.商品出现了世界性流动D.古代小亚细亚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10 . 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崛起,尽管波斯人采用楔形符号书写自己的语言,但是,阿拉米语是这个庞大帝国的通用语言,楔形符号使用范围进一步萎缩。亚历山大东征后,两河流域文化趋于泯灭,楔形书写符号也无人识读。这反映出当时(       
A.世界早期文明的不断扩展B.楔形文字的发展并不成熟
C.军事征服破坏了文明发展D.早期文明间的冲突与交融
2023-12-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